南方观察 | “车头”有力,实干当先!阳春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 记者

4月20日,阳春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召开2023年第一次会议,并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揭牌,标志着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正式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县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阳春市召开“百千万工程”动员部署大会。

阳春作为农业大市,如何紧抓发展契机,打好发展城乡经济、改善环境、保障民生、富民增收“组合拳”,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百千万工程”是推动“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为推动阳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高位推进,构筑立体指挥体系

从人员构成来看,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规格很高,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总指挥。如此高规格的人员安排,与“百千万工程”在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农业强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紧密相关的。

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具体工作。进入实体化运作以来,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组织4个调研组对各镇(街道)指挥体系建立情况开展调研。阳春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镇(街道)定位和分类划定工作,全面衡量、客观评估,多次亲自指导、亲自修改,确保定位和分类科学精准,将全市17个镇(街道)按照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五种类型进行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镇(街道)找准先进标杆、实现差异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阳春17个镇(街道)已全部成立了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实现了‘百千万工程’县镇两级指挥体系完整构建,初步形成了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县镇村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下,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都干了什么?“建立矩阵式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工作体系,在建立机制、培育典型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阳春市务实高效的推进机制基本形成——阳春市先后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部署会、阳春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2023年第一、二次会议等,研究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以组织全市镇委书记开展专题调研、举办专题培训班、建立项目储备库、健全信息工作网络等系列举措,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

在各项基础性工作中,制度设计尤为重要。为编制好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路线图”和“任务书”,阳春市先后出台了《中共阳春市委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关于抓紧制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体系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方案》等文件,为打造“百千万工程”阳春样板提供了指引。

“指挥部还设置了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5个工作专班。”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综合考核与重点工作单项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实现以制度约束促进工作落实、以职责分工提高办事效率、以考核激励激发干事热情,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营造出争先创优的浓厚工作氛围,赋能阳春高质量发展。

强化保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工作行不行,关键看“领头羊”。为进一步建强指挥机构,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设置了综合文秘、业务指导、政策研究、信息宣传、考核评估五个工作组,抽调精干力量,负责综合协调、开展业务培训、参与政策文件起草、宣传推广各镇(街道)以及市直各单位工作成效、督查各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等工作。

4月20日,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揭牌。

“被抽调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我内心很激动也很自豪,但同时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今年35岁的业务指导组副组长谢金凤表示,她在阳春乡镇已经有11年的工作经验,先后在党群工作办、党政办、民政办、纪委、妇联、团委等岗位锻炼,对“百千万工程”更有一份热爱和追求。

自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以来,谢金凤所在的业务指导组就“连轴转”,对17个镇(街道)和5个工作专班的工作情况进行沟通协调、督促指导、上传下达等。“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17个镇(街道)进行预分类这项工作。”谢金凤表示,为做好这项工作,她和同事们反复研读《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等文件,多次下乡调研,认真对照乡镇的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禀赋,指导各镇(街道)做好预分类工作,“每段话都要字斟句酌,那段时间,经常奋战到凌晨。”

政策研究组副组长黄远朝也是一名“80后”,今年39岁。“一抽调过来,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黄远朝说。利用周六日时间下乡调研、晚上加班加点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反复核实相关数据……“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性。领导对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让我找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黄远朝表示,他对工作充满了信心。

紧跟上级步伐,迅速组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阳春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不断强化“百千万工程”保障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在强化保障方面,阳春市明确“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办公经费等各项资金由市财政统筹解决,并正建立指挥部办公室财会记账制度,确保“好钢都用在刀刃上”;在优化干部配备上,指挥部办公室从全市年轻干部中进行选拔,从专业、履历、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优先选择相关的优秀人才;在完善办公场地方面,指挥部办公室、办公设备按照选优配齐的原则均已全部落实到位;在完善工作机制上,指挥部印发了《关于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目前5个工作专班、17个镇(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均已挂牌成立,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阳春市召开“百千万工程”信息报送业务培训班。

人员、资金、场地、机制均已落实到位,“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如何更注重成效、突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据了解,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正抓紧制订“百千万工程”考核办法,坚持分类考核、简明实用、兼容高效的工作原则,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各地自评和县级抽查相结合,综合运用乡村振兴考核、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等考核结果,既考总量,也考增速。

抢抓机遇,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印发《阳春市鳜鱼苗种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27年)》,提出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建设鳜鱼种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国鳜鱼苗之乡”……5月31日,首届中国(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阳春鳜鱼苗交易会在春城举行,各界代表齐聚阳春,共商鳜鱼苗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是关键。”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开好这次产业大会,指挥部全体成员特别是乡村振兴专班成员对鳜鱼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精准掌握全市鳜鱼产业发展情况,为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强支撑。

5月31日,首届中国(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阳春鳜鱼苗交易会在春城举行。

阳春优势众多,资源禀赋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良,是全国政务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但是,也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缺乏专业人才等短板。

如今,在“百千万工程”助推下,广东省出台了产业转移、农业农村、城镇建设、数字政府、金融等一批配套政策,阳春市如何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本地特色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

“核心是要抓县域发展、抓城镇提能、抓乡村振兴。”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加快产业发展,抓住省里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的有利契机,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二是以入选国家县城建设示范地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县域承载能力;三是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四是抓乡村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起好步至关重要。阳春市明确了“百千万工程”短中长期的发展目标,确定了15方面76条量化实化的目标举措,确保既抓当下,也谋长远。

“‘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阳春来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资金倾斜、产业转移的“双重”机遇叠加下,阳春市将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力争引进投资大、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突破县域产业发展瓶颈;利用扎实的产业基础优势,抓好重点企业税源培植,不断提高财税收入规模和质量,突破县域发展资金瓶颈;利用阳春市现有的就业创业平台优势和人才激励政策优势,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陈星迎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