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赴河源龙川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南方⁺ 记者

日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洪彦彬副所长与花生研究室刘浩博士赴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开展花生新品种机械化栽培技术培训会。

河源市花生种植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年均播种面积约40万亩。全市花生产业基础良好,从种植业到加工环节可做到全产业链闭环生产。并且花生产业已经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生产业是压实油料生产面积、稳固粮油安全的基础工作。但是,现阶段制约河源市花生种植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全市花生品种老旧,更新换代速度较慢,部分地区种植的品种超过20年以上,多为农家自留种,品种特性退化,尤其是产量与抗病性不够理想。其次,全市花生种植模式落后,全程机械化栽培应用比例偏低,严重制约了花生种植业的发展。

为大力促进花生产业发展、花生种植业提质增效,洪彦彬研究员一行,下沉农业生产一线,将最新的花生种植技术推荐给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的广大花生种植户。本次培训会,洪彦彬研究员主要介绍了鲜食花生新品种粤油203、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粤油271,以及高产花生粤油43、粤油41的品种特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与新品种农机农艺融合的应用示范、推广情况。并且重点介绍了,此前作物研究所位于河源市针对撂荒地,采用机械化复耕复种花生新品种粤油390的成功案例。最后,洪彦彬研究员向培训学员介绍了作物研究所免费派发花生种的情况,作物研究所每年春季在全省免费派发花生种子2万斤,目的是从种业源头切入,促进全省老旧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训现场,学员们反响强烈,均表示自己种了几十年花生,看到机器种花生的效率觉得很厉害,非常希望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能够早日在鹤市镇大力推广。

南方+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刘浩

编辑 李卓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