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最大的“香盒”里,小记者们进行了一场沉浸式“寻香之旅”

小记者在东莞
+订阅

四五百年前,寮步码头,一艘艘木船满载莞香,沿寒溪河经香港运往世界各地,“广东四大名市”之一——“寮步香市”因此形成。

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东莞寮步更因莞香留名。6月16日下午,氤氲着沁人心脾的香气,30余名高埗世外实验小学南方报业小记者走进位于寮步镇的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博馆”),进行了一场沉浸式“寻香之旅”。

移步换景  在世界最大的“香盒”里品香

“这里看起来好像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啊!”初到香博馆,小记者们立即被矗立眼前的大型香盒模样的建筑物所吸引,走进馆内,门口正中央的大型香炉更是让小记者们惊讶不已。“这是中国乾隆铸铁铭文第一香炉,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讲解员王淑慧介绍道,“沉香文化博物馆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设计的,整个建筑物以古时盛装贡品莞香的‘香盒’为灵感,以‘莞香’二字篆体作为肌肤原理,并结合镂空的手法建造出做工精美的现代‘香盒’。”

作为中国首个大规模的沉香文化博物馆,场馆内的布景和装修都极具设计感。进入“香博馆”二楼,北宋大诗人黄庭坚书写的《香之十德》迎面而来,其描述的沉香“十种益处”无不让人感叹用途之广泛;走进“格物知香”展厅,小记者们仿若置身于沉香森林,讲解员王淑慧从沉香树生成的地理环境、天然结香过程、沉香产地分布、药用医学价值等方面逐一介绍,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在香农小屋内,讲解员更分享了“采香农”这一职业及其不为人知的辛酸采香之路,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发出感叹:“原来采香这么不容易!”

穿越时空  追寻弥漫在千年历史中的香气

一方香炉,一脉香烟,静默流淌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沉香文化始终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走进“撷韵寻香”展厅,讲解员王淑慧沿着沉香的历史侃侃而谈:“中国用香历史悠久,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

香博馆内模拟的“香市码头船”,也是令小记者们兴奋不已的一大关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有序“登船”,通过身临其境地聆听、体验、观察,“穿越”历史、感受沉香文化的魅力,对沉香文化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几千年的优秀历史,古老的香学文化,是上天赐给人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寻香之旅”以一杯治愈的沉香茶画上句号,此次活动,通过带领小记者们溯源香文化源头,讲述香文化故事,切实感受了沉香文化的魅力与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