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
>>>优秀案例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入融合与应用,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正在被打破,主动应变的企业正积极探索并实践通过数字化转型,危中寻机,借势破局。可以预见的是,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能够让企业市场响应更快、研发周期更短、运营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其风险抵抗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利润创造能力都将优胜于转型不充分的企业,也更有机会成为所属行业的领军者。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东莞市互联网协会、华为赋能中心、思爱普(SAP)赋能中心等,对近年来本地制造业企业已开展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进行梳理,提炼出30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涵盖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行业赋能等四个数字化转型阶段,收录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食品饮料、家居服装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优秀企业代表,多方位呈现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和成效,为更多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启迪和借鉴。
一、阶段转型案例
根据前期对我市制造企业的调研分析,我市制造业已基本实现自动化,目前积极向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迈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从低到高依次可分为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以及行业赋能四个阶段,我市大部分企业处于数字化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正处于爬坡迈坎的关键时期。
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
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
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行业赋能阶段,企业在实现协同创新基础上,可进一步在行业内给其他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服务。
广东科视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项覆盖阶段案例剖析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提升阶段案例剖析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突破阶段案例剖析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赋能阶段案例剖析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二、赋能中心案例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东莞市以市属国企作为运营主体,由知名品牌服务商作为技术支撑,认定华为和思爱普(SAP)两个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同时加大政策要素供给,重点支持赋能中心为企业数字赋能服务,建设体验展厅,开展人才培训和产业交流活动。通过“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有效降低东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经过一年运营,两个赋能中心累计赋能本地企业171家;建成超32人的本地运营服务团队;建成展厅总面积约2177平方米;吸引一批数字化转型生态企业落地东莞,帮助东莞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完成超4000万元增量订单,赋能中心赋能东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
东莞市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东莞市思爱普(SAP)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三、行业案例
近年来,东莞市坚持以制造业当家,相继大力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等专项工程,2022年起以市政府“一号文”名义出台系列政策,紧紧抓住数字经济这条主线,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通过实施智能工厂(车间)认定、工业互联网示范/升级项目、两化融合项目、上云上平台项目等,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金字塔式发展路径,共计推动了495个小微信息化改造项目获得省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认定了30个省、市两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21个工业互联数字化升级项目、32个智能工厂(车间)项目,已累计推动519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现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东莞支柱产业,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家居服装等传统行业中,提炼出16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东莞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加快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全力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电子信息行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装备制造行业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新能源行业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食品饮料行业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家居服装行业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其他行业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附 录
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东莞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线上评估诊断
东莞市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名录(部分)
(扫码获取案例集电子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