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粽子逐渐走俏。说到吃粽子,这咸味粽子里最豪华的要数海鲜粽,里边包的馅料最是奢侈。那么,这个海鲜粽子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又有什么特别呢?
记者来到惠东县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一海胆粽子制作现场,看到新鲜的海胆、晶红的海鸭蛋蛋黄、经过炒制的半肥瘦的猪肉、饱满的瑶柱粒和肥美的鲍鱼,依次摆放在架子上。在架子旁,两个工作人员正面向食材坐着,把粽子叶折叠出三角区,然后依次将之前准备好海鸭蛋、鲍鱼、大虾、干贝等往粽叶里放,并熟练地将一个个裹好的粽子绑上。老板 周小燕告诉记者每每裹好两串粽子,就会将粽子放到没过粽子面的水中,经过4到5个小时小火熬制,海鲜粽的鲜味跟肥瘦均匀、质地松软肉香味交织在一起,并渗透到糯米中,味道更加香滑可口。在市面上,这种包裹着各种海鲜馅的“加料”粽子一个能卖到10到20块。
店家周小燕:“首先按照我们传统粽子的做法,加上我们海鲜的干货,渔民捕捞上来的虾、扇贝肉,我们先把它晒干,它翻炒一下会,避开腥味。然后把水煮开,将粽子放进去,要慢火熬四到五个小时。”
采访中,记者遇到过来购买海鲜粽子的张女士,她告诉记者,她被海鲜粽“圈”粉了。
市民张女士:“平时吃的粽子都是蛋黄馅的,或者灰水粽,海鲜馅的还是第一次吃,这个粽子还是蛮足料的,味道还不错。”
店家周小燕:“端午节前一个月是最忙的,去年端午前后,我们大概做了十万个粽子,主要都是来吃饭的客人,朋友圈,还有朋友介绍的客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