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出新航道!海中村以龙舟画未来

南方⁺ 记者

01:50

“划”出新航道!海中村以龙舟画未来

举桨、击水、摆臂、跪姿划桨……伴随着鼓声和呐喊,海中村龙舟队的队员们不断调整姿态,朝着目标奋力冲刺。

6月的广州天气难测,上一秒烈日当空,暴晒无比,下一秒便毫不留情下起大雨。但“龙舟水”的来去无常也无法阻挡海中村民对于龙舟的热情。

6月17日,2023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开赛,海中村龙舟队正为了冠军的目标,做最后的冲击。

海中村龙舟队在白天进行适应性训练。

海中村龙舟队在白天进行适应性训练。

“我们的目标是冠军!”

来到海中村公车总站,还未走近河边,就已经能听到河里传来的整齐划一的口号,和鼓手铿锵的节奏互相呼应。河堤上围满了人群,岸边的村民们在龙舟路过时不断点起炮仗,回应着一声声的呐喊。

“其实我们平常在村里都是晚上训练,一般会练两个小时左右。”海中村龙舟队的教练梁先生告诉记者。为了备战此次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海中村龙舟队已经集训了一个月了。“大家白天都还有各自的工作,训练也是就近在村里的河面上。开赛前到这里来,更多的是为正式的比赛做一个适应性训练,让大家提前适应在白天比赛,适应宽阔的水面。”梁教练说。

当记者问起本次参赛的目标,梁教练非常自信,“目标就是冠军。”此前,海中村龙舟队已连续三年夺得了荔湾区区赛的冠军。此次时隔三年再次有机会参与大型赛事,教练和队员们也是信心满满。

海中村龙舟队在白天进行适应性训练。

海中村龙舟队在白天进行适应性训练。

队员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加入海中村龙舟队已经有二十几年了,龙舟这项运动对于海中村来说,承载着拼搏和团结的精神。“为了准备比赛,我们每晚都很认真地训练。”面对网上对于“房东集体参赛”的调侃,陈先生笑着说“都是大家开玩笑的。”

以龙舟文化带动文旅发展

据海中村委负责人黄健俊介绍,海中村龙舟队的队员们都是海中村的村民,他们的日常收入大致分为四个板块,村里经济社的土地出租、花卉地的出租、宅基地的房屋出租和在外务工的收入。而龙舟,将成为他们打破村里收入结构相对简单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有意在未来将龙舟打造成为本村的一个文旅品牌。”

海中村辖内的9个经济社及村都有龙舟,可谓名副其实的“龙舟村”。“龙舟在海中村已经有接近百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正月初四我们都会举办村级的龙舟联赛,在日常推进全民健身时,一人龙和五人龙都是我们重点宣传的项目。”黄健俊说。

海中村龙舟队领取比赛服。

海中村龙舟队领取比赛服。

“我们希望借助龙舟这个载体,发散出更多内容。”海中村几乎全年都有龙舟活动,起龙船、龙船饭、洗龙舟水以及各种龙舟比赛,他们甚至把龙舟活动推进了学校。黄健俊在谈起未来计划时说,“我们先用龙舟赛事把游客吸引到这里来,再开拓更多的文旅项目,餐饮、户外运动等。我们计划找一些培训机构,教村民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学习做绿豆沙、龙舟饼等传统小吃。未来村民不仅可以有租收,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海中村龙舟队结束训练后有序上岸。

海中村龙舟队结束训练后有序上岸。

在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之后,海中村这条龙船就将被吊起来,直到下周荔湾区级龙舟赛的到来。一场一场的龙舟赛,让海中村的村民们有了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目标。而近百年的龙舟历史,也让这个广州荔湾区的小村构想未来的发展蓝图时有了更多的可能。期待海中村龙舟队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为村子赢下一张最响亮的名片!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芳 彭博 见习记者 许仪

【摄像】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