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曹江镇安良堡村是久负盛名的“黄皮之乡”,每年到了六月,这里就会成为黄皮的海洋,一路走来,清香扑鼻。山坡上、村道旁、农家院、河沟边……处处都是金灿灿的黄皮,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鸡心黄皮让村民增收致富。
小小黄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村是粤西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鸡心黄皮生产基地,连片有2300亩。目前,黄皮主要销售大湾区及全国各大水果批发市场,年产量达2000多吨,农户年约增收6000元,黄皮果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珠海驻曹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帮扶工作队)队员、驻安良堡村委会第一书记舒利杰高兴地说。 安良堡村地处鉴江、曹江、窦州河等多条水系交汇的冲积湾,疏松肥沃的土壤、温润宜人的气候、干净清澈的水源等自然禀赋,特别适合黄皮生产。据了解,村里种植黄皮已有近200年历史,当地一直流传着“试问黄皮哪里好?要数曹江安良堡。酸酸甜甜好味道,开胃养颜一身宝”的顺口溜。多年的传统种植方式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让黄皮这个古老的物种在这片沃土上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特别是近两年来,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优势,经常组织科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指导村民对黄皮进行科学的管控,确保黄皮持续增收,年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亩产值1万元左右,黄皮成了富民强村的优势产业。 多方联动,黄皮产销更专业 为了推进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帮扶工作队帮助安良堡村委会成立了黄皮产销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村里种植大户、致富能手500余人发展黄皮产业,先后建成了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基地。在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六个统一”管理运行机制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有效培育新的经营主体,着力做活线上营销,积极争取京东、顺丰等知名电商物流平台资源,做优从采摘、预冷、分拣、包装到发货派送一条龙服务。同时,不断做实线下销售,持续组织开展黄皮经纪人队伍走进大市场、采购商进村活动,做好产销信息、流通渠道、售后服务等保障,推动黄皮产业提质增效。 上午9时,距离安良堡村委会不远处的高州市展能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梁叶正忙着与伙伴们将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黄皮进行剪枝、分拣、装箱。她反复叮嘱大家一定要精挑细选,确保把最优质最美味的黄皮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上。“今天中午,这1000件新鲜黄皮将通过冷链车运往珠海、深圳、广州等地,傍晚时分就会出现在当地生鲜超市。”梁叶原来在珠三角经营成衣生意,在外那些年,酸甜可口的黄皮总是勾起她那剪不断的乡愁。后来,她被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吸引,回家乡创业,去年还考上了候任村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最近,帮扶工作队还给合作社建起了直播间,直播带货成了梁叶的“新农活”,她在抖音上开通了视频号,将黄皮生态种植过程与村里人文历史故事有机融合,制成有情节有“温度”的短片,从云端拉近消费者与当地土特产的距离。在她的带动下,安良堡目前有电商团队16支,从业近百人,圈粉过百万。 破解难题,黄皮走得更远 安良堡黄皮采摘周期非常短,通常只有一周时间,由于果实娇嫩,皮薄多汁,一触即破,“保鲜及运输难”影响到价格和销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种植户。为此,帮扶工作队专门请来科研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摸清农户需求,了解黄皮保鲜痛点难点,迅速展开攻关行动,及时地解决了黄皮保鲜冷链运输技术。现在,这里黄皮有了科技保驾护航,销售不仅仅盯着内地市场,还开始打造对港澳地区供应基地,全力做好外销准备。 不久前,安良堡村委会与广东佰松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打造集生产黄皮酒、黄皮膏、黄皮茶、黄皮馅料、黄皮面膜、黄皮精华露、黄皮宴等于一体的黄皮精深加工和乡村体验农业项目,以黄皮产业这个“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助力村户致富增收。
文/图 茂名晚报记者 刘浩 通讯员 阮传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