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四面环海!
随着《我在岛屿读书》
第二季第一卷播出,
位于东澳岛崖壁之上的
一间书屋不仅深受嘉宾们喜爱,
还吸引了众多观众与读者的目光。
6月15日,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珠海万发集团协助拍摄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一卷播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知名作家来到远离喧嚣的东澳岛。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全新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经典阅读的向往。
作为节目中的“文艺栖息所”,与第一季紧靠大海的古朴书屋不同,本季的书屋位于崖壁之上,依山而建、四面环海,“有山有海”,余华、苏童形象地将它称作“山海经书屋”。
书屋是由曾经的“倚山揽海驿站”改建而成,两层楼、简约风、落地窗,站在新书屋里,可以俯瞰大海。
驻足于此,作家们纷纷表达着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余华:“这个地方很舒服,风吹着,哎呀,舒服。”
苏童:“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你不同的心境。”
叶子:“露台特别漂亮,一打开就是大海。”
在这间书屋里,他们与来自文艺界好友,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而成为书屋后的倚山揽海驿站,不再只是歇息的地方,更是心灵休憩之所,还会收到读者寄来的包裹、信件,并作为休闲阅读中心对外开放。
随着节目镜头的转变,山海美景一一浮现。作家们在书屋读书、写字、交流,伴着柔柔海风、飒飒树声,沏一杯茗茶,与老友相聚,聊过去、聊现在、聊文学、聊彼此的交情与过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仅给观众带去了文学的慰藉,也让多元立体、清新治愈的珠海文旅新形象通过节目得以传播。
“这档读书节目,更像一出大型文坛‘老友记’。”从第一季开始就持续关注节目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梁同学说,“作家们一起聊天,然后在珠海的海岛上逛一逛,让我们透过镜头,感受语言与海岛的魅力,让我每一期都有新收获。”
据了解,接下来,
莫言、阿来、王尧、陈继明、
须一瓜、祝勇、马伯庸等作家
也将陆续来到节目,
作家们还将在东澳岛上的
南沙湾沙滩举办阅读分享会、
去“婚礼堂”的草坪
来一场户外音乐下午茶、
前往“蜜月山”开启植物发烧友之行、
于宽广的海边
上演一场绘声绘影的读演会……
名家简介
余华
浙江海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城》《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2013年)、第二届中国版权金奖(2018年)等。
苏童
原名童忠贵。江苏苏州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到江苏作家协会工作,先后任职《钟山》杂志编辑、专业创作组专业作家。2015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红粉》、短篇小说集《夜间故事》、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黄雀记》等。短篇小说《茨菰》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程永新
上海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到《收获》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编审。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到处都在下雪》、散文随笔集《八三年出发》、话剧剧本《通向太阳之路》《我们这些人啊》、电影剧本《防风林》等,编著《中国新潮小说选》。话剧《通向太阳之路》获上海大学生会演优秀奖,报告文学《柔道孪生姐妹》获上海青年文学奖。
叶子
江苏南京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第十五届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
海风、岛韵、书香浓……《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的
每一个场景,
都让阅读者们无比向往。
6月22日,
今日头条APP12:00、
江苏卫视21:20,
将播出《我在岛屿读书》
第二季第二卷,
让我们一起准时收看,
与嘉宾们在书香和海风中相遇!
文/珠海发布 张映竹
图片来源江苏卫视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张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