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以强体 “读”以润心
根据国家“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指示,我校坚持“五育并举”,并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课程,专门开辟出东、西耕读园两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力开展耕读文化教育。
6月12日下午,在耕读西园,在总务处的组织下,我校顺利举办第二届耕读文化节。出席活动的有副校长杨海燕、政教处负责人梁家伟、校团委书记张永全、总务处副主任吴治国、团委副书记潘盼婷,以及各年级师生代表。
吴治国宣读表彰决定。
在场领导为优秀集体颁奖。高二(18)班等42个班集体被授予“优秀劳动基地”称号,高二年级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随后,师生代表分享耕读感悟。阮晓莹、罗佳佳、黄瀚慧、卢胜旭等老师,以及陈钰茵、陈卓玮两位学生代表先后上台。他们诵读经典的劳动诗文,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畅谈对耕读文化的理解。他们用真实的耕读体验感受劳动的甜酸苦辣,以真诚的语言礼赞劳动,表达传承劳动精神的愿望。
教师代表
学生代表
接着,杨海燕发言。
她与师生们一起回顾在2023届高三学子的毕业典礼上,高二级师生代表为即将赶赴高考考场的学子送上亲手种植、亲自采摘的向日葵,祝愿他们“一举夺葵”的温馨场景,借此肯定劳动的价值和耕读的意义。她强调,耕读文化是我校落实五育并举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如今,以耕读园为载体的耕读文化已然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读书明理、躬耕实践早已深入全体师生的心中。
杨海燕现场朗诵现代诗《耕耘幸福》。
“趁梦还未醒还未走远/拉着奔梦的同伴一起/用心耕耘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把成功的希望播种”。师生们陶醉其中,被耕耘幸福的力量打动。最后,杨海燕鼓励同学们要大胆播种梦想、耕耘梦想,激励师生们继续挖掘耕读文化内涵与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到耕读园现场采摘劳动成果,感受收获的快乐,领悟耕读文化的精髓。
经过一个学期的辛勤耕种,耕读园里,向日葵结出累累硕果,花盘在密密麻麻的瓜子的作用下低眉下垂。
同学们手捧花盘轻剥瓜子,一棵棵花生长在地里,老师带着同学们下地拔花生,一拔一大串,一抓一大把。还有,间杂着种在地里的各色青菜、番茄、玉米等作物,成熟了的现场摘下,还没长熟的让它们继续自由生长……
在那一瞬间,老师走下了讲台,学生走出了教室,一起播种耕耘,探索收割作物的要领,享受收获果实的喜悦,体验劳动的真味。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可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可以磨炼意志,也练就良好的品格。耕读,“耕”以强体,“读”以润心,耕读结合,也是劳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愿劳动教育在茂一人的耕读实践中扎根萌芽,愿耕读文化在茂一的劳动教育中开花结果!
供稿:丁守权 张小群
供图:麦诗瑶
审编:钟敏玲 肖茵茵 陈海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