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我市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招生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市基础教育招生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我市2023年秋季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
多项举措保障招生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2023年秋季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即将开始,目前各项相关工作有条不紊,进展良好。市和各县(市、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实际出台了多项举措,保障招生入学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市教育局修订印发了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实施方案,增加了“双(多)胞胎学生可申请捆绑参与电脑随机摇号”事项,为部分群体解决了接送难题;东山中学增加了50个初中学位,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市曾宪梓中学从今年起设立初中部并招收200名初一级学生,有效缓解梅江区江南片区初中学位紧缺问题;梅江区结合户籍改革制度和政协委员建议,及时修订了公办小学起始年级积分入学方案和小升初派位方案;梅县区建设并应用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招生入学报名平台,出台了城区公办小学起始年级积分入学实施办法;五华县于2020年建设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户籍生和积分生学位申请系统;其他县(市、区)对招生工作也作了有益探索。
高压态势整治违规行为
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幼儿园)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规范招生的重要意义;严肃招生纪律,全力构建公平招生环境;严格学籍管理,全面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加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良好招生氛围。对存在发布虚假广告、提前组织招生、招生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学校(幼儿园),要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其中,公办学校违规收费将追究校长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视情节恶劣程度给予不同处分;民办学校违规收费将在今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压减明年50%的招生计划。对于由于违规借读、挂读、空挂学籍造成严重影响和恶劣后果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于涉嫌违纪、违法的,移送纪检、司法部门从严查处。
此外,各县(市、区)要成立治理中小学招生乱象工作专班,联合开展违规招生行为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梳理中小学校、幼儿园违规线索,严厉打击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的违规典型。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发现有中小学校招生工作违反公平公正情形的,可直接向教育行政部门检举、举报。对核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市教育部门将依法依规从重处理,形成监管高压态势。
来源:梅州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