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高校女生宿舍起火!这个习惯很多人夏天都有...

肇庆消防
+订阅

5月22日凌晨3时许

广西北海一高校女生宿舍突发火情

后经调查

起火原因为燃烧的蚊香引燃拖鞋导致

当天凌晨3时08分,701宿舍宿舍长韦同学(化名)被烟雾报警器刺耳的响声吵醒,随后她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房间里全是烟,赶忙叫醒宿舍其他同学往楼下跑。“当时里屋的同学睡得比较死,我叫了好几声才叫醒,因为之前学校组织过火灾演练逃生,大家反应还是挺迅速的,不到一分钟就全部跑到了楼下。”韦同学回忆说。

发挥作用的物联网烟感报警装置

3时08分,消防控制室物联网主机收到烟雾报警信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宿管阿姨核实情况,并通知在校园内巡逻的保安前往处置;3时08分,宿管阿姨接到电话后,出门看到部分已逃生至一楼的701宿舍学生,一边打电话通知值班室确实发生火情,一边上楼组织702宿舍及6楼宿舍的学生有序下撤;3时09分,学校值班室确认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微型消防站人员携带装备赶赴现场,并拨打119报警;3时10分,巡逻保安赶到,利用楼道内的消防器材,扑灭现场明火,现场为燃烧的蚊香引燃拖鞋导致。整个逃生和处置过程仅用时3分钟。

起火宿舍平面图

发生火灾  记住一个口诀

火灾逃生,一定要灵活。每次着火地点、着火物质,甚至大家的家里房型不同,每一场火都不一样。不过记好这8个字:“小火快跑,浓烟关门”。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数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很多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被火烧的。

因此,楼道内弥漫浓烟且着火点距离自己位置较远的情况下,可以不跑,先退回到房间,将房门关好,做好防烟措施(如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并向外界传达自己被困的消息,等待消防救援。

楼道内无烟的情况下可迅速逃生。开门前先触摸门锁,若温度不高,楼梯内无烟气,携带防烟面具或湿毛巾,迅速沿楼梯向下逃生,通过楼梯间时顺手关闭防火门。

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挺惊险的。如果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报警器, 烟感报警器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探测出物体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并快速发出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能够发现起火,则被困人员就有更多时间应对火灾,逃生也变得更加容易。

独立式烟感报警器

装在天花板上

它长这样

灭火器对于初起的小火有很好的应对效果,避免小火变大火,且可以防患于未然。建议家中常备干粉灭火器、灭火毯、防烟面罩、逃生绳、多功能手电筒、消防手套等简易灭火逃生工具。

家中疏散楼梯口、阳台不要堆放杂物,最好不要安装栅栏式封闭阳台和防盗窗(若安装防盗窗应配备逃生窗口),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后,切断自己的逃生之路。

火灾中的自救

一切要视火灾的情形而定

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记住

尽可能早发现火灾

尽可能躲火避烟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命安全

夏季到来

防蚊的同时不要忘记防火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