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大道|蹚出“百千万工程”新路,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

南方⁺ 记者

今年以来,“百千万”这个词频频出现在江门人的朋友圈。“百千万工程”是什么,具体如何推进,将怎样改变江门?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其实并不十分清楚。

答案就藏在一份超过1万字的讲话稿里。

6月15日上午,江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举行。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在会上发言,提纲挈领地阐明了江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方向,更将撬动侨乡未来方方面面工作的支点,放在了“县镇村”上。

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推动江门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必须让7个县(市、区)都强起来。一言而概之,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江门样板,关键在于三个支点——凝聚共识、统筹整合、队伍建设。

第一个支点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

“百千万工程”蕴含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赋予县域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发展起点、新的动力源泉。省委、省政府对江门实施“百千万工程”赋以重任、寄予厚望。

赤坎华侨古镇。  受访者供图

为此,今年以来,江门市县两级都制定了“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和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表,明确了总目标、“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具体提出大力推进千亿级经济强县培育、镇级经济发展壮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十大行动”。各地各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也有人疑虑:县镇村资源要素短板多,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非易事,更非一日之功,江门如何打赢这场“持久战”?

对此,会议概括了三个“深刻认识”——深刻认识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江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刻认识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江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深刻认识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江门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出路。

跳出江门看江门,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明星县、镇如“群星闪耀”,镇村经济成功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就以江门隔壁的佛山顺德为例,一个北滘镇就孕育了两家土生土长的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

将目光投回江门自身,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发展优势更加彰显……这些都是江门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大优势和厚实根基,更展现出江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大韧性、后劲和潜力。

以久久为功的信念为支点,保持定力、心无旁骛,江门才能以不破不立的态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展潜力才能加速兑现,后发优势的长板才能更加凸显。

第二个支点的关键在于统筹整合。

这次,江门将关键点落在了“统筹”上,就是立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对以往“各自为战”的痛点“逐一击破”,做到全市“一盘棋”。

统筹整合为何如此重要?这与当前江门的东西板块发展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

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瞄准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服务的是乡村全面振兴。具体到江门,当前侨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台开恩三市面积占全市七成、经济总量仅占三成;县域经济体量较小、人均较低,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73个镇街仅有7个入选“全国千强镇”。

如何破局?江门给出的答案是:市级层面加强统筹,县区之间对口合作。

蓬江区推动竞晖电器、奥威斯电子、金羚等企业在恩平增资扩产。  蓬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蓬江区推动竞晖电器、奥威斯电子、金羚等企业在恩平增资扩产。  蓬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这次会议上,江门市委、市政府同各县(市、区)签订《江门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责任书》。蓬江区、江海区与恩平市,新会区与台山市,鹤山市与开平市分别签订对口合作协议。

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对口帮扶协议,承诺的是“真帮实扶”。赛龙夺锦,比学赶超。赛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干劲,比的是勇挑大梁的胆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江门推进“百千万工程”,市、县、镇、村各自的功能、定位也将更加明晰——市级强化统筹,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县为主体,着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城镇能级,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着力强村富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特别是如何激活县作为主体的发展活力,素来备受外界关注。为此,江门提出要分类施策推动县域各展所长,制定实施差异化发展目标、政策举措、考核体系,选准“赛道”、扬长避短,推动7个县(市、区)敢闯敢干,在不同赛道上创先争优、比学赶超。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以统筹整合为支点,侨乡重塑一个“大江门”发展格局的愿景才能更加清晰。

第三个支点的关键在于队伍建设。

江门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高标准实施,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打下坚实基础,势必要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要达到目标,除了要善作善成,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样不可或缺。

正如会议所指出的,“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必须坚持“党委管总、指挥部主战、职能部门主建”的原则,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把“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目前,江门已成立推进“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县(市、区)委书记的角色是当好“一线总指挥”,镇(街)党委书记则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一个上下贯通、协调联动、运行顺畅的指挥体系由此形成。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江门将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发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高校、专家智库等力量,广泛凝聚智慧力量。

今年5月,参加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夜游江门,品味侨都美丽夜景。 南方+记者 肖雄 王俊涛 摄

作为中国侨都,如何要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更是江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会议提出,江门将充分发挥侨资源优势,密切与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新生代的联系,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人为支点,汇聚各方力量,侨乡推进“百千万工程”才能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勃发县镇村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新气象。

南方+记者 董有逸

编辑 钟惠琳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