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车上载满鲜红饱满的火龙果。另一边,抖音平台上,很多农人开启直播之旅,通过小小镜头,全方位展示遂溪的海鲜、农作物、水果。
618电商购物节前夕,企业、商家正在“卷”起来。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是国家级农产品流通中心和国内“南菜北运”的重要供应基地,整合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等资源。近年来,遂溪农村电商产业如火如荼,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细落实见成效。
2020年以来,遂溪先后被评为国务院农村电子商务激励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百强县,创新“六个一批”模式打造“国字号”电商示范县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获评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一。
一根网线,联通城乡、全国、世界,让遂溪小农户融入大产业,诉说数商兴农的故事。
梦的开始
农产品向“卖出品牌”发展
时间拨回到2015年,遂溪引进农村淘宝,成为粤西第一个深入发展电商产业的地区。此前,遂溪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人口多,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那时,全县有36个农村淘宝站,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助力农户销售农产品。”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回忆道。
作为农村电商的原始形态,农村淘宝的优劣势都很明显。优势是让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多元。“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还没有良好的物流体系和品牌效应支撑,农户资源分散。”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识到农村淘宝的机遇与挑战之后,该如何探索农村电商转型新路径?遂溪用实际行动回答,农产品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
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遂溪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平台策划、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支撑,积极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向“产得好、卖得出、卖得好、卖出品牌”发展。
今年,县电商办持续加大农产品产销活动推介力度,鼓励电商企业大量线上销售季节性农产品,打响本地产品知名度。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优势,遂溪抓住产销两端资源,通过举办湾区品鉴会、仙品荔枝文化旅游周活动等系列活动,联动云发布、云采购、云直播等线上活动,扩大“仙品荔”知名度,助推仙品荔线上线下销售齐发力。
同时,遂溪通过采摘体验游、观光等方式,探索打造“荔枝+旅游”精品模式,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2023广东遂溪“仙品荔”上市发布会当天共销售荔枝金额5000万元。
短视频、直播、举办文化节……遂溪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的曝光率,让线下好产品变成网上畅销品。
在遂溪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当前,遂溪有农业龙头企业55家,获得AEO、绿色食品等认证18个。遂溪火龙果、番薯、湛川荔枝、下六沙虫、金鲳鱼、红糖等11个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下六番薯”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遂溪广藿香”“遂溪海红香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八年时间,遂溪推动电商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农村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从完善到区域示范引领的良好成效。
插上翅膀
“互联网+物流”体系提质增效
早上,天还未亮,在洋青镇物流分中心,清点库存的工作就已开始。
洋青镇物流分中心,建有20000平方米的火龙果和红薯多功能仓储,引进国外先进的红薯分选设备,拥有先进的红薯高温技术、糖化技术、光学分选技术,年发货量210万件以上。
洋青镇物流分中心是遂溪的五个农特产品镇级物流分中心之一,其他四个建在界炮镇、岭北镇等地。此外,遂溪已建起和完善白坭坡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北门县域物流下行配送中心、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
截至2023年4月,县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镇级5个分中心的发件量达316.8万件,其中今年4月,县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发件量达15.8万件。
“农产品保鲜期短、时效性比较强,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溪县电商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遂溪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成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革命的亮点工程,全面推进遂溪县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开展共同配送,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实行园区、站点“两整合”,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遂溪合并物流站点20个,20多家物流快递公司和297个镇村物流服务站点构建起以县城为“心”、镇村为“点”的物流网络格局。
同时,遂溪在区域节点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智慧物流。引导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加强数字化改造,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提升商品品质,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消费需求。
此外,遂溪鼓励电商企业、物流快递企业开展灵活多样合作,全县电商快递量占总量80%,快件配送时间降幅50%,拼车配送模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约10%。逐步吸纳周边地区快递件,遂溪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从堵到通再到顺的转变。
在物流配送体系的加持下,遂溪农产品走向全国,全国农产品纷至沓来,实现“上行”和“下沉”双向供需对接。
振翅飞翔
促进产业链迭代升级
宋景标是一位80后“新农人”,2013年回乡创业,成立遂溪县龙威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湛江市佳淳农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农产品的标准化,让遂溪农产品走得更远。
遂溪红薯畅销的背后,是强技术赋能。2020年,佳淳农业打造全国首个红薯智能化标准化管理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红薯分选设备,拥有先进的红薯高温技术、红薯糖化技术、红薯光学分选技术,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源头抓起,要保证红薯的品质上乘,然后用先进技术加持,保证红薯的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遂溪农田上,常常能看到5G+数字农业项目,农田基地部署高清摄像头,土壤环境传感器、虫情灯等前端设备采集数据。
杨柑镇布政村推动建立火龙果产业基地,搭上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快车”,把基地转变为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为一体的多元夜间经济消费地、网红打卡点。
界炮镇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鼓励一大批返乡农民和企业老板牵头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圣女果作为全镇龙头农产品重点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其中,界炮镇江头村作为产业振兴示范村,依托龙头企业铭景农业千禧品牌圣女果的试种经验和收益启发,推动江头村扩大种植圣女果近2000亩,建成田头冷库6000立方米,全村实现总收入超1亿元,成为界炮镇第一个“亿元村”。
在江头村示范带动作用下,界炮镇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种植,全镇圣女果种植扩展到6000余亩。
另一边,乌塘镇充分利用湛川村种植荔枝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河谷“仙品荔”品牌。5月25日,2022广东(遂溪)湛川河谷“仙品荔”云销会在乌塘镇举行,通过云端共享甜蜜,为荔农销售助“荔”,进一步打响湛川河谷“仙品荔”品牌。通过不断引进和改良品种,湛川村逐渐走上了荔枝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目前,中国(遂溪)香蕉国际交易中心在遂溪筹建,正大集团全国首家猪肉上链试点项目落户遂溪,湛江市首个5G农业服务基站在遂溪“稻稻薯”基地建成。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面向全国和东南亚。
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加速土地流转,果蔬、畜禽、对虾种苗、深水网箱等十大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在全县铺开。全县建有深水网箱300多个,是湛江金鲳鱼最大养殖基地。
遂溪农业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粗放种植到规模化种植再到数字化发展的转变。
孕育希望
让乡村日子更红火
陈观珠和袁观文都是返乡创业青年。一个放弃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追寻“青春被点燃”的感觉,毅然回家投身火龙果种植产业。一个凭借在外打拼多年的经验,回乡打造红色文化特色产品。
“在外面工作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希望为家乡做点什么。”袁观文说。他们多次参加农业知识专题和青年创业系统知识培训学习,到各农业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如今,都成为遂溪新农人里的佼佼者。
在遂溪,像陈观珠和袁观文这样归乡的都市人不少。
依托电商产业园人才驿站分站区,遂溪为电商企业免费提供产品打造、运营销售、孵化指导、产品拍摄等服务,并将电商覆盖面延伸到乡村,为村民搭建网络直播平台,共享直播经济发展红利。
近年来,通过免费培训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妇女、残疾人等1.4万人次,遂溪挖掘本土自媒体主播及对电商行业感兴趣的各类人才,加快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打造电商人才“蓄水池”。
据悉,遂溪分层次分步骤建立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电商人才教程体系,组织学员进课堂、进市场、进社区、进田头、进车间“五进”学习,吸引123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全县电商从业人员由数百人发展至7800多人。
5200余名从事电商、物流方面人才汇集遂溪,辐射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超30000人。由大学生组成的阿拉丁直播运营团队为恒兴食品公司在2022年货节期间销售产品达150多万元。
此外,遂溪促进企业和个体户向电商新业态转型,全县农村网商、微商规模达1120家,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以上15家,电商人才队伍实现从小到大再到专。
群英荟萃之下,今年,电商销售再创佳绩。1-5月,全县电商网络销售额5.31亿元,同比增长28.0%;农产品销售总额5.03亿元,同比增长33.4%。
下一步,遂溪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局长李裕宏表示,将持续响应“百千万工程”,继续引导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加强数字化改造,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提升商品品质,助力县域经济增长。
相关
遂溪打造粤西最大的电商产业园
让更多好货被看见
走进遂溪电商产业园的特色产品展示区,海红米、番薯、海割米粉、遂溪火龙果干等农产品及加工品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上。在这里,遂溪特色产品和电商产业发展布局一览无余,可以说是迷你型的遂溪电商发展“博物馆”。
遂溪电子商务产业园是遂溪县委、县政府打造国务院农村电子商务激励县和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示范园区,也是发挥电商聚集效应,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的聚集区。
2021年11月19日,在首届湛江电商节遂溪分会场新电商产业园招商对接暨湛江名优电商产品展销会上,遂溪县新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
电商产业园占地面积44662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0.25亿元,社会资金1.55亿元,设有八个功能区,包括党群活动中心、培训实操室、摄影室、公共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直播空间等。
同时,园区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园区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面积20300平方米,冷库面积4500平方米。中心配置有分拣、包装设备和冷冻仓,目前有25家企业进驻,共享物流设施设备和进行共同配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直播带货、电商运营、宣传推广……每到农产品上市阶段,电商产业园里就格外热闹。作为粤西最大的电商产业园,遂溪电商产业园聚集效应明显。目前入驻电商企业达48家,其中涉农电商企业43家,物流企业3家,“直播+短视频”专业运营团队5家,从业人员830人。
同时,电商产业园加强政校合作,与湛江科技学院联合创办电商孵化基地。园区创业空间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在遂溪县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园区“零租金”为企业提供创业空间,免费为电商企业提供咨询、策划、培训等服务,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员8300多人次。
2022年,电商产业园线上线下销售额5.91亿元,其中福东海品牌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亿元以上。
目前,遂溪实行电商园区、站点“两整合”,集聚一批物流企业,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加强培育一批电商产品,发展“电商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有力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
【撰文】姚瑶 通讯员 麦诗宇 黄家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去南方+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