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这座桥被洪水冲垮后数千村民出行受阻,当地政府:将尽快修复
原本一两公里的距离,却需要绕行10多公里,这是桥断了以后大多数村民都面临的问题。近日,清远英德东华镇汶潭村村民向南方+记者反映,他们村一座通行了几十年的水泥桥被洪水冲毁近3年,不少村民出行需要多绕10多公里,十分不便。针对此事,当地镇政府回应称,已对该桥梁进行检测,下一步将积极筹措工程资金,尽快修复。
记者了解到,损毁的东华镇洋湾桥是一座电站桥,横跨小江河,桥梁全长80多米,宽2.5米,是电站自用的便桥,不具备通车功能,连接着汶潭村下辖的洋湾村、高粱村以及小江河北岸的等多个村小组,2020年6月因洪水灾害桥面被冲毁。
小江河的北岸主要是工业聚集区,也是通往东华镇的方向,南岸是大片的耕地,一直以来,洋湾电站桥是两岸村民往来耕种、就医就业、孩子上学的最便捷通道。桥梁被冲毁后,既阻碍小江河北岸村民到南岸耕种,也阻碍了南岸的村民到北边工业区、东华镇上班、就医。
“不方便,原本几分钟的路程现在要走20多分钟。”家住小江河北岸的邓阿姨告诉记者,每天她都会送孙子、孙女们去小江河南岸的黄刘锦燕小学上学,直线距离只有1.7公里,在电站桥没有被冲毁之前,她从家骑三轮摩托车到学校只需要几分钟,桥被毁后,她需要绕行10多公里,花费近20分钟的时间。
“现在去对岸工厂做工也要绕很远,以前一个月摩托车只用一箱油,现场要用三箱。”家住南岸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桥梁被冲毁后,去北岸工厂做工要多绕行10多公里,一天来回就是20多公里,通勤成本大大增加。
据了解,洪水将桥面冲毁后,汶潭村下辖的26个村小组共5000余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地图对比发现,原本村民从小江河北岸到南岸洋湾村一侧只需通过该电站桥即可,但现在村民只能从X361县道绕行到狮子口电站桥,再穿过狮子口大桥到达小江河南岸。反之从南岸到北岸,也要原路绕行。
记者在洋湾桥桥头看到,被毁的部分主要是桥面,桥墩看起来仍然较为完整。东华政府表示,经专业机构检测显示,洋湾电站桥的桥墩存在轻微缺损,材质无明显缺陷,对其使用功能无大影响。为方便群众出行,东华镇决定对该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并于2022年10月对桥梁维修加固工程进行设计、概算、工程费用约150万元,因东华镇财政紧张,目前仍在筹集资金中。下一步,东华镇将继续筹集工程资金,并积极向交通管理局、公路事务中心等上级单位争取资金,尽快修复洋湾电站桥损坏部分。
【采写】南方+记者 朱红鲜
【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剪辑】周鑫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