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果纷纷上市,荔枝、三华李、西瓜……如何吃不惹湿不上火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订阅

夏天来了

在炎热的日子里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放开肚皮吃!水!果!

但吃水果一时爽

吃后却并非人人身体都受得了

比如民间有种说法——

吃水果会生寒滋湿或者生热上火

而有些人吃水果后真的会腹痛腹泻、咽痛咳嗽

到底咩回事?

首先,大家要知道

水果是有不同的“属性”的

水果有寒性、温性、热性之分。不同“属性”的水果,也适合体质各异的人。

寒性:富含纤维,有清热止渴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多吃易腹泻。

温性:最养人,能温热补益、祛寒补虚,适合大多数人吃。

热性:糖分高,吃了易上火,便秘者、易上火者、孕妇及小孩少吃。

荔枝、龙眼易上火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味甘、酸,归肝、脾经,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功效。但过食则腻滞困脾,阴虚火旺者慎用。而龙眼性温,是夏季大热的水果之一,但吃多了同样会上火。

一次性吃过量的荔枝和龙眼,会使喉咙发干、疼痛,这是因为它们的含糖量高、热量高。

食用指南:

荔枝:

1、一天吃5颗最佳,最多不能超过10颗;特别是儿童,吃3~4粒即可,多吃易生热病。另外,荔枝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忌食。

2、可将荔枝浸泡淡盐水后,放进冰箱冷藏,或者在吃的前后喝一点绿豆汤、凉茶等下火的饮品。

3、新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吃荔枝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食为宜,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

龙眼:

1、一天吃10~20颗即可;

2、龙眼加菊花、西洋参同食,可以改善上火的症状,此外,制成龙眼干相对不易上火。

有人问:

想吃一点荔枝龙眼

但我还是上火了,怎么办?

别急,荔枝龙眼壳不要丢,煮水当茶饮,荔枝壳性苦寒,具有解热去暑的功效,能很好地针对荔枝的热性。用龙眼壳泡水喝,同样有助于消除吃龙眼肉引起的上火症状。

芒果、菠萝

这类水果都湿热

这类水果多吃不仅会上火,还会累积大量的湿气在体内。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拉出便便,或者脸上长粉刺,那么有一定“功劳”就来自于这些水果了。

食用指南

菠萝:

1、一天不超过3小块;可将菠萝切块放进盐水中浸泡30分钟再食用,能达到脱敏的效果;

2、把切块的菠萝放进开水里煮一下,100℃的开水能破坏90%的菠萝蛋白酶、甙类。

芒果:

1、一天食用不超过3个,孕妇不超过2个;

2、建议在吃完后通过漱口、洗脸的方法,清理干净残留在嘴角、脸部的芒果汁液。

西瓜虽好

多吃不行!

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但多吃也是不行滴。

食用指南:

1、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升糖指数偏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2、消化不良及肠胃虚寒的人也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属于生冷食品,吃多了容易伤脾胃,甚至出现腹胀、腹泻、尿多等症状;

3、肾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含水量高,吃太多容易导致身体水肿,而肾不好的人是很难将过多水分排出体外的,还易导致其体内的血容量增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三华李、杨梅、柠檬等

富含维生素C

这类水果多吃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三华李还富含抗氧化物花青素,对于抗衰老和保护皮肤都有好处。

食用指南:

1、酸性的水果吃多了会胃酸过多,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应少吃这类水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2、三华李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因此脾虚痰湿的人也不宜多吃。

此外,夏日炎炎

除了吃点水果外

还要多喝水

记住以下几个正确喝水tips

1、喝淡不喝甜

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2、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3、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历史悠久,其雏形始于吴满福医馆阶段(医院前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既有厚重中医特色、又有先进诊疗手段的综合性科室,享誉佛山中医界。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于2020年落户我科,由广东省名中医和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专家坐诊,深受患者信赖。科室现设有中医病房和中医门诊,拥有一批热爱中医事业、医技精湛的中医师,有广东省名中医1名、主任中医师3名、副主任中医师4名、主治中医师3名、博士2名、硕士2名,均“学有所长,业有所精”。开设的特色专科有:中医肿瘤、中医消化、中医呼吸、中医心血管、中医肾病风湿、中医妇儿、中医男科、中医内分泌等,“中医治疗大肠癌”于2021年获评佛山市“十四五”中医专病的建设项目,是佛山市中医老年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治未病、中医病案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

中医科在坚持中医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和创新。科室现拥有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治疗仪器一批,在中药内治的基础上,结合针灸、中药封包、拔罐、耳穴压贴、耳针、腹针、穴位刺络放血、穴位贴敷、天灸(包括三伏灸、三九灸、春分灸、秋分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调治各系统疾病,还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及饮食养生健康指导等服务,传承经典、守正创新,临床疗效显著,深受佛山市民欢迎,年门诊量逾10万人次。

 中医科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联系电话:0757-83635762。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