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视频|“百千万工程”,如何爆改广州?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国防部答南方+: 美国推进部署“金穹”系统,犹如又一次打开潘多拉魔盒

打开

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是条什么“带”?|珠三角观察

打开

南方+视频|“百千万工程”,如何爆改广州?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夏季水果纷纷上市,荔枝、三华李、西瓜……如何吃不惹湿不上火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6-15 09:44
+订阅

夏天来了

在炎热的日子里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放开肚皮吃!水!果!

但吃水果一时爽

吃后却并非人人身体都受得了

比如民间有种说法——

吃水果会生寒滋湿或者生热上火

而有些人吃水果后真的会腹痛腹泻、咽痛咳嗽

到底咩回事?

首先,大家要知道

水果是有不同的“属性”的

水果有寒性、温性、热性之分。不同“属性”的水果,也适合体质各异的人。

寒性:富含纤维,有清热止渴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多吃易腹泻。

温性:最养人,能温热补益、祛寒补虚,适合大多数人吃。

热性:糖分高,吃了易上火,便秘者、易上火者、孕妇及小孩少吃。

荔枝、龙眼易上火

中医认为,荔枝性温,味甘、酸,归肝、脾经,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功效。但过食则腻滞困脾,阴虚火旺者慎用。而龙眼性温,是夏季大热的水果之一,但吃多了同样会上火。

一次性吃过量的荔枝和龙眼,会使喉咙发干、疼痛,这是因为它们的含糖量高、热量高。

食用指南:

荔枝:

1、一天吃5颗最佳,最多不能超过10颗;特别是儿童,吃3~4粒即可,多吃易生热病。另外,荔枝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忌食。

2、可将荔枝浸泡淡盐水后,放进冰箱冷藏,或者在吃的前后喝一点绿豆汤、凉茶等下火的饮品。

3、新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吃荔枝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食为宜,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

龙眼:

1、一天吃10~20颗即可;

2、龙眼加菊花、西洋参同食,可以改善上火的症状,此外,制成龙眼干相对不易上火。

有人问:

想吃一点荔枝龙眼

但我还是上火了,怎么办?

别急,荔枝龙眼壳不要丢,煮水当茶饮,荔枝壳性苦寒,具有解热去暑的功效,能很好地针对荔枝的热性。用龙眼壳泡水喝,同样有助于消除吃龙眼肉引起的上火症状。

芒果、菠萝

这类水果都湿热

这类水果多吃不仅会上火,还会累积大量的湿气在体内。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拉出便便,或者脸上长粉刺,那么有一定“功劳”就来自于这些水果了。

食用指南

菠萝:

1、一天不超过3小块;可将菠萝切块放进盐水中浸泡30分钟再食用,能达到脱敏的效果;

2、把切块的菠萝放进开水里煮一下,100℃的开水能破坏90%的菠萝蛋白酶、甙类。

芒果:

1、一天食用不超过3个,孕妇不超过2个;

2、建议在吃完后通过漱口、洗脸的方法,清理干净残留在嘴角、脸部的芒果汁液。

西瓜虽好

多吃不行!

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但多吃也是不行滴。

食用指南:

1、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升糖指数偏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2、消化不良及肠胃虚寒的人也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属于生冷食品,吃多了容易伤脾胃,甚至出现腹胀、腹泻、尿多等症状;

3、肾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少吃西瓜,因为西瓜含水量高,吃太多容易导致身体水肿,而肾不好的人是很难将过多水分排出体外的,还易导致其体内的血容量增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三华李、杨梅、柠檬等

富含维生素C

这类水果多吃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三华李还富含抗氧化物花青素,对于抗衰老和保护皮肤都有好处。

食用指南:

1、酸性的水果吃多了会胃酸过多,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应少吃这类水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2、三华李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因此脾虚痰湿的人也不宜多吃。

此外,夏日炎炎

除了吃点水果外

还要多喝水

记住以下几个正确喝水tips

1、喝淡不喝甜

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2、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3、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历史悠久,其雏形始于吴满福医馆阶段(医院前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既有厚重中医特色、又有先进诊疗手段的综合性科室,享誉佛山中医界。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于2020年落户我科,由广东省名中医和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专家坐诊,深受患者信赖。科室现设有中医病房和中医门诊,拥有一批热爱中医事业、医技精湛的中医师,有广东省名中医1名、主任中医师3名、副主任中医师4名、主治中医师3名、博士2名、硕士2名,均“学有所长,业有所精”。开设的特色专科有:中医肿瘤、中医消化、中医呼吸、中医心血管、中医肾病风湿、中医妇儿、中医男科、中医内分泌等,“中医治疗大肠癌”于2021年获评佛山市“十四五”中医专病的建设项目,是佛山市中医老年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治未病、中医病案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

中医科在坚持中医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和创新。科室现拥有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治疗仪器一批,在中药内治的基础上,结合针灸、中药封包、拔罐、耳穴压贴、耳针、腹针、穴位刺络放血、穴位贴敷、天灸(包括三伏灸、三九灸、春分灸、秋分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调治各系统疾病,还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及饮食养生健康指导等服务,传承经典、守正创新,临床疗效显著,深受佛山市民欢迎,年门诊量逾10万人次。

 中医科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联系电话:0757-83635762。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276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粤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视评
+音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GDToday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