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会区古井镇文楼村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乘势扬帆高擎党旗,聚焦建强阵地、文旅发展、引侨联侨,奋力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为古井打造银洲湖东岸一体化发展区的中心镇贡献力量。
建强阵地,基层协商有质量
文楼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协助区、镇两级建成首个“基层协商驿站”,驿站内设主题展示墙、成果展示墙、协商议事区、休闲阅读区等功能模块,拓宽村民协商议事渠道,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协商驿站”揭牌以来,从邀请村“两委”干部到站协商村内停车问题,让群众行有所便,到走访村内弱势群体,围绕提高帮扶针对性开展调研,让群众难有所帮,再到组织柑农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提升新会柑种植技术,让村民劳有所得、富有所盼,处处可见文楼村党员干部奔忙的身影。坚持群众出题,镇联络组荐题,邀请“委员智库”成员调研破题,召开协商会议结题,文楼村党总支依托“基层协商驿站”这一阵地,为村民纾难题、解忧愁,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相关经验做法获《人民政协报》报道。
党群同心,文旅发展有提升
文楼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元素通过墙绘艺术融入古朴村景,让水泥墙旧貌换新颜。村屋上一幅幅红色的党建文化彩绘墙,既留住了文楼人的乡愁记忆,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文楼村的窗口。同时,文楼村党总支还发动村民以“小家”之景装扮“大家”之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其中,文楼村吴宝厚家庭用心经营庭院,获评江门市“最美庭院”。吴宝厚家庭的庭院种植了龙眼树、玫瑰花、杜鹃花等观赏性强的花卉树木,每到花期,庭院门口开满了红彤彤的杜鹃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此外,文楼村党总支依托古井镇历史名人馆这一人文景点,充分挖掘吴氏宗祠、文炳阁、接龙桥、沙提古庙等历史建筑资源,串点成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刊为桥,引侨联侨有突破
文楼村现有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乡亲1.3万多人,华侨文化底蕴深厚。为进一步凝侨心、传侨情、聚侨力,文楼村党总支抓住入选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的契机,坚持党建带侨建,用好《文楼乡音》这一侨刊乡讯载体,讲好侨乡故事。
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每年以季刊的形式出版四期,每期印数1300本,邮寄到广大海外侨胞家中;线上,做好电视栏目中古井“侨故事”内容板块的维护,及时更新侨刊电子版,拉近海外侨胞与家乡的距离。广大侨胞通过侨刊了解家乡现状,积极支持文楼村各项事业发展,至今,已捐资超1000万元,用于重修文楼吴氏宗祠、对进村主干道实施“白改黑”工程、升级改造卫生站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3年,《文楼乡音》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广东百年侨刊”。
(来源:中共新会区委组织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