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佛山一楼盘附近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突然起火;6月3日,汕头一小区架空层停车场内电动自行车故障喷溅火花,引燃周边车辆……天气炎热,电动自行车频频“惹火”。
据消防部门统计,截至6月13日上午,广州今年以来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99起,起火原因为蓄电池故障(热失控)136起,占电动自行车火灾的68.34%。广州消防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炎炎夏日,电动自行车也怕“中暑”,过度充电、线路老化以及充电器使用不当,都容易导致电动自行车起火。
案例警示
“多数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原因都是因为电池,为此车主日常要格外注意电池的维护。”消防部门介绍,使用电动自行车时要注意不在高温暴晒的户外充电,这是因为金属物在暴晒下产生的高温很容易灼伤和融化电源线,从而引起短路。
不要私自改装电池、线路、限速装置,私自更换车内配置与原厂的设置不相匹配,容易导致电线超负荷、短路等,甚至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个体户私自装配电动车销售,随意挑选线路和电池,加之不合理的装配工艺,缺乏质量控制,则更加危险。
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不要盲目改装电池或车的配置。老化电池不能继续使用、更不能混用不同容量电池,容易出现短路,导致火灾。
“同时,不要私拉乱接电线来充电,不要在楼梯间、过道或房间室内充电,最好在白天有人看管的情况下充电,因为晚上大多情况下没人看管,难以提前发现隐患。”消防部门提醒,市民群众应查看电瓶容量大小,了解充电时长,通常充电时长为8-10小时,超时易过热短路。“充电时间过久的话,电池有可能会鼓包,发现这种情况,建议不要再骑行了,避免电池可能会发生爆炸等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荔湾区各个街道也相应开展了检查监督工作。
分片推进,长期整治
多宝街开展为期3个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综合整治,街道通过集中联合力量、分类分片推进的方式,从老旧房屋及电动车售卖点较多的社区着手,逐步覆盖全街道。
前期重点对电动车售卖点、停放点、大型出租屋、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针对电动自行车有否违规入室停放、充电,场所有否配置有效灭火器、应急灯,场所逃生通道是否顺畅等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夜查行动。
夜间突击,及时整改
近日,荔湾区相关部门到岭南街道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联合督导夜间检查,检查组重点针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以及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电动车入室充电、电线乱拉、商铺内不当使用燃气等隐患情况,要求相关场所负责人立即整改,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严查违规,落实承诺
近日,石围塘街道重点检查辖内电动车销售、维修点安全情况,主要检查商户是否存在违规加、改装等行为,检查档口是否有明火煮食、违规住人、违规充电等情况,督促商户严格落实“三不”承诺,诚信合法经营,履行自身安全责任。
科技管理,安全升级
站前街道站西路周边遍布专业市场,就业人员众多,非机动车违规停放、无序停放问题突出,针对突出问题,站前街道采取人、物、技防并举,防止回潮反弹。在人行道加装水泥墩并安装钢管安全护栏带,阻止车辆驶入人行道,挤压游商摊贩的“生存空间”,保障人行道通行安全。科学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划设机动车标线,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并加强与周边企业及商业体的沟通协作,协调将周边的非机动车停靠至企业及商业体停车场内部,进一步满足站西路周边市民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
发动群众,共治共享
为了做好宣传动员,荔湾区西村街开展了以电动自行车治理为主题的社区治理行动探讨会议,联动物业一起上门派发“关于电动车安全使用的告知书”,压实安全意识,街道还通过现场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加强街坊的安全意识。
【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丹羊、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 综合自荔湾各街道】
【编辑 邓菲菲】
【审核 何不菲、木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