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次
“执行上门强制枪毙”诈骗短信之后
@平安北京又发了一个大无语事件!
只要花30万,梅西都来给你敬酒
你相信吗?
对此
@平安北京 警察蜀黍都说了
“如果这三十万能被骗了,
那警察叔叔敬你一杯
”
看到这么无语的诈骗信息
网友们又开始“玩梗”
“梅西,你养鱼呢”
“梅西很友善,敬酒的时候杯子压得很低”
还有网友幽默地回复
“最后来敬酒的人叫梅西会”
除了调侃,有网友纳闷:
这么离谱的诈骗信息,都会有人信吗?
别大意,有的诈骗分子
还会根据人群来定制脚本!
电信诈骗:够聪明就不容易被骗?
根据《中国移动:2022年电信网络
诈骗态势分析报告》分析
广东是最容易受骗的区域
占比达到35.38%
与此同时,从性别来看
女性更容易被骗,受骗比例为56.48%
比男性的受骗比例高13%左右
年龄方面,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但面对诈骗,总有人自信满满
不仅相信自己绝对不会上当
实际上,在某些特定情境下
被骗与否和智商高低无绝对关系
首先,对不同人群
诈骗分子会采取不同的骗术
对紧迫需要钱周转的人,实行贷款诈骗
对想整点零花钱的学生、家庭主妇等
实行兼职刷单、点赞诈骗
对网购群体,则冒充客服进行诈骗
△随着时间推进,诈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
随着时间推进,诈骗方法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精准
比如虚假征信诈骗,这类型案件的典型“剧本”是:利用固定电话冒充金融平台客服来电,告知受害人不抓紧时间还款或注销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吸引受害人下载App并在借贷平台贷款,诱导受害人取出贷款并转到诈骗账户。
前段时间,福建漳州市民林女士接到诈骗电话,对方以清偿京东白条欠款为由,将林女士引导到其他贷款平台借款,并将14万元借款转账至诈骗账户。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接警后及时止付,5分钟内将14万元拦截。
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日趋科技化、精准化,受害人一旦上钩极易“入坑”。多起案件中,诈骗分子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在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江苏的吴先生接到自称某平台工作人员电话,按要求下载了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并在对方远程指导下完成借款、转账等程序,被骗11万余元。
如果你的信息不慎泄露
又不慎被诈骗分子踩中知识盲区
利用信息差进行行骗
那么受骗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
市民朋友需进一步增强反诈防骗意识
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为“某某金融客服”时
不可轻信对方
可以自行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在与客服交流期间
拒绝加好友、下软件、开视频
只要对方提到转账、保证金
手续费、安全账户等与资金有关词汇
直接挂掉电话
AI诈骗:10分钟被骗430万
近日,包头市公安局发布一起
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
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
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今年4月,郭先生的好友
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
称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
需要430万元保证金
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
基于对好友的信任
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
郭先生在10分钟内
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到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上
事后,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得知被骗
原来骗子通过AI换脸和拟声技术
佯装好友对其实施诈骗
幸运的是,接到报警后
福州、包头两地警银迅速启动止付机制
成功止付拦截336.84万元
但仍有93.16万元被转移,目前正在全力追缴中
AI诈骗正在全国爆发
诈骗常用手法有这四种
第一种: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案例
某公司财务小王接到领导电话,要求立刻给供应商转款2万元,并将转账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转款理由是避免缴纳滞纳金。由于老板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为真,在1小时内转款完成,后发现被骗。
第二种:AI换脸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案例
近日,小李的大学同学通过QQ跟她借钱。对方打过来一段四五秒的视频电话,小李看到确实是本人,便放心转账3000元。然而,她在第二次转账时感觉异常,便再次拨通对方电话,这才得知同学的账号被盗,遂报案。警方判断,那段视频很有可能是被人换了脸。
第三种:转发微信语音
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
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第四种:AI程序筛选受害人
骗子利用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例如:实施情感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发布感情类信息的人群;实施金融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搜索投资理财信息的人群。
如何防范?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你的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要小心。
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你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境外诈骗:主动关闭手机这个功能!
近年来境外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其中使用境外电话为途径实施电信诈骗的情况较为突出,根据福建省三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统计,2023 年1月至4月下旬期间,三明市涉及 00 号段境外号码实施电诈案件占总案件数的 11.80%,造成损失占总损失数的 12.95%。
为有效遏制境外电话引起电诈案件的高发态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多地警方倡议:
如您没有接收境外来电的需求
可以主动关闭该功能降低被骗风险
守护财产安全
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已经陆续开通了拦截境外来电业务,广大市民朋友可通过几分钟的简单设置就可以进行拦截,从源头防范电信诈骗,避免身边人被骗。
关闭境外来电流程:
1.移动用户:拨打10086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或发送短信“KTFSR”到10086,或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微信公众号→业务设置→骚扰拦截设置→绑定手机号→拦截分类→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开启防护→操作成功→收到【高频骚扰电话拦截业务】已成功开通的短信。
2.电信用户:拨打1000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长途拦截,或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业务设置→智能拦截设置→本机号码一键登陆→立即开通→开通成功→立即体验→智能拦截→开启国际长途拦截→收到【天翼防骚扰服务提醒】短信。
3.联通用户:拨打1001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电话拦截,或关注“智慧沃服务”微信公众号→手机管家→号段拦截→国际电话智能拦截设置。
以上均为免费服务!
具体步骤如下: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用户
通过短信发送
“KTFSR”到10086
免费开通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
开启国际号段拦截功能
如您还想拦截
别的类型的骚扰电话
可开启对应号段的拦截功能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用户拦截国际电话
先关注微信公众号
“天翼防骚扰”
点击业务设置
选择智能拦截设置
开启国际长途电话
诈骗电话拦截功能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用户拦截国际电话
关注微信公众号
“智慧沃服务”
选择手机管家服务
号段拦截功能内开启
国际电话的拦截功能
如您还想拦截
别的类型的骚扰电话
可开启对应号段的拦截功能
另外
骚扰类型设置功能
还可拦截9种类型的骚扰电话
警方提醒
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时,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
凡是来电自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社保局”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接到自称“客服”或“商家”的电话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骗局层出不穷
团团再次提醒大家
牢记警察叔叔的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
也要提高自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
时刻绷紧防范之弦
预防诈骗从你我做起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