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冠心病三支复杂病变可以不开胸搭桥!

三水中医院
+订阅

“没想到我体内有颗定时炸弹!”53岁的刘叔心有余悸地感叹。近日,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心血管病科介入团队为一例冠心病三支血管复杂病变(右冠慢性闭塞、左主干-前降支弥漫严重狭窄)患者开展冠脉介入手术,成功解决冠脉复杂病变。

刘叔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多年,反复胸闷痛4年余,3年前曾在外院行冠脉介入治疗。1月前再次出现胸闷痛加重,前来我院心血管病科住院治疗。当时造影提示左主干严重狭窄,前降支弥漫病变,回旋支原支架内再狭窄,右冠中段慢性闭塞,血管病变非常复杂,尤其左主干病变,短期内有极大可能发生心肌梗死;此部位血管一旦梗死,凶多吉少。

当时经过周密计划,刘叔确定选择微创介入治疗对右冠、左主干、前降支进行干预。一期手术开通右冠中段慢性闭塞后,二期手术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精准处理左主干-前降支病变。

根据计划,1月前已经过微创手术成功开通右冠慢性闭塞病变,本次入院复查造影提示右冠支架状态良好,故按计划对左主干-前降支病变进行干预。

“第三只眼” 精准治疗

以前,左主干病变治疗因为其高风险性,曾被列入冠脉介入治疗的禁区!近年来随着对左主干病变解剖生理特性研究的深入、介入治疗器械的发展及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成为越来越多的选择。但目前,左主干介入治疗仍是介入治疗中的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令许多介入术者“谈干色变、望而却步”。

考虑到该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以及术中的高风险性,术前侯晓亮主任召集冠脉介入团队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系统评估及分析,果断决定用“第三只眼”——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精准指导左主干—前降支支架植入。

4月25日,侯晓亮主任和助手陈浩生、王林键为患者施行冠脉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左主干开口处重度狭窄,侯晓亮主任运用娴熟的介入操作技术,一根导丝到前降支,一根导丝到回旋支。手术中,借助血管内超声精准“导航”,犹如“火眼金睛”,将血管内病变“看得”更直观、仔细,不到1小时,为患者左主干-前降支精准植入了3枚支架,同时解决了左主干狭窄及前降支狭窄问题。

术中共3次运用IVUS技术,第一次是对左主干-前降支行IVUS检查,确定病变具体血管腔直径、长度及钙化程度;第二次是植入支架后对病变区检查发现局部支架贴壁不良,根据检查结果对支架局部贴壁不良区域行后扩张;第三次是支架后扩张后检查排除血管边缘夹层等情况。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和(或)血流图形,主要包括超声显像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测定两方面。这种技术使得超声技术,如压电传导或者超声传感器得以用于检查血管内壁的情况,IVUS可应用于冠脉手术的支架尺寸选择、支架贴壁情况评估、边缘夹层检测等,使得复杂病变可视化、数量化,精准指导冠脉介入手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