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联合组织开展的“创造精彩之城”东莞风物之旅采风传播活动走进石龙镇。一众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文科普类自媒体和网络大V组成参观团,实地打卡“网红景点”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亲身参与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和“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魅力。东莞市宣传事务中心主任华鸿敏,东莞市宣传事务中心副主任王凯,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石龙镇党委委员黄效荣,以及石龙镇宣教文体旅办、老城活化办、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打卡红色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不仅是港深莞穗四地人民的“连心之路”,更见证了石龙的沧桑巨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活动中,参观团沿着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参观,他们一边用手机、相机、无人机拍摄记录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优美景色,一边通过解说员的介绍了解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史。
此外,参观团还在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上,品尝了石龙创新推出的“中国举重博物馆文创雪糕”,通过美食了解“举重之乡”石龙。该文创雪糕以中国举重博物馆馆体为创作蓝本,雪糕以醒目的举重公仔为点缀,雪糕棍上印有“举重之乡”字样和中国举重博物馆(筹)的标识,让人眼前一亮。参观团纷纷举起雪糕拍照打卡,记录下这难忘的参观体验。
品尝“非遗大餐”
在石龙博物馆,参观团观看了“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和“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的介绍视频,深入了解其传承背景和制作流程。随后,大家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润棠、梁锦泉的带领下,纷纷拿起画笔在石龙醒狮头、红漆描花传统木屐上涂上一抹抹鲜艳的色彩,制作各有特色、融合各自想象力的作品。
“我这次来到石龙的体验很深刻。”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总经理陈沂欢表示,这次来到石龙和大V们一起体验醒狮头和木屐的制作,让他感受到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生活上的实用性。他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亲身体验,把非遗魅力传播给更多年轻人,让非遗代表性项目更多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陈沂欢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润棠的指导下,学习“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
“体验木屐制作让我深深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微博大V高庆一表示,年轻人对非遗的传承,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看电视、刷短视频来了解,更重要的是亲身去体验、实践,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并加以思考、感知和运用。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高庆一对非遗传承感悟良多。
石龙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一直以来,石龙镇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镇内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加到10项,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其加强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与此同时,石龙镇通过开展“非遗墟市”“非遗进校园(社区)”等活动,多形式传播非遗魅力,让非遗更广泛地融入现代生活中,推动全社会共同传承好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东莞市建设文化强市注入石龙力量。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文、图|陈嘉欣
视频|李泽峰
编辑|卢引璋
校对|陈嘉欣
值班编委|陈毅德
审发|李晓军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