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起!汕尾移动助力破获电信诈骗案件创新高

南方⁺ 记者

“阿叔,电话卡切记不能给陌生人用!”“要是收到不明来源的信息,千万不要点开当中的链接……”近日,在汕尾明珠广场,汕尾移动的反诈普法志愿者正为往来群众宣传防诈知识。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威胁到群众的财产安全。汕尾移动通过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奋战在防诈反诈第一线,成功协助警方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7起,其中涉及GOIP设备电信案件7起,涉及帮信罪、售卡贩卡及个人电信诈骗案件10起,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汕尾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击诈骗集团窝点,精准定位是难点。

电诈犯罪集团常利用GOIP、VOIP设备信号模拟转呼等手段实施电信诈骗。由于诈骗信息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且诈骗人员流动频率大,要实现可疑信号源的有效定位,必须具备精准的识别技术及高效的响应协同机制。

为此,汕尾移动持续完善本地反诈大数据模型及技术策略,针对主呼外市、新入网漫游、高频呼叫等异常情况,持续上线更新本地高危预警研判模型,并联合汕尾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成立“反诈专班”和“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持续优化警企协同机制,助力警方全面提升反诈主动预防和精准打击能力。

一直以来,利用电话卡及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非法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汕尾移动还通过设置防诈普法专席、社区走访、开展防诈课堂、发送反诈短信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反诈意识。

此外,在源头侧,汕尾移动严把电话卡、物联网卡入网审核关和销售关,对涉诈号卡、“一证多卡”等高风险电话卡实行二次实名认证,全面协助警方严厉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的犯罪行为,守好反诈“源头”的第一道防线。

据悉,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汕尾移动拦截涉诈电话2.4万个,拦截诈骗短信13.49万条,成功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群众财产安全。

南方+记者 汪旭莹

通讯员 谢茵茵

编辑 宋芾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