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购手机,家长称不知情要退货?广州最新提醒

南方⁺ 记者

目前,“05后”已成为消费一大主力军。当他们遇上消费纠纷如何解决?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手机,可以退款吗?12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公布了典型案例,提醒家长注意。

孩子自购手机,家长要退货

2023年2月,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某校六年级学生赖同学在一家手机店花了1500元买了一部手机。家长发现后,认为自家孩子是一个11岁的未成年人,购买手机行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并不知情,购买行为应视为无效行为。但是,在要求商家退货过程中,遭到拒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赖同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家长(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其购买行为无效。经属地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货。

上述案例中,未成年人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消费。近年来,此类新闻频频上热搜。为什么赖同学的家长能成功退货?

对此,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简单来讲,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待定,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

案例中的赖同学只有11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购买手机的行为没有得到家长(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购买行为是无效的,商家应该予以退货退款。

提醒:小心未成年独自购买大额商品消费争议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各类经营主体,当未成年人独自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或者服务时,经营者需确认消费行为是否取得了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确保经营行为合法有效。

市场监管部门同时提醒广大家长,请注重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监管其消费行为;不要给孩子超过其使用需求的数额较大的零花钱;注意保管好手机支付和银行卡密码,避免因未成年人独自实施大额交易发生消费争议,造成损失。

【文字】南方+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穗市监

编辑 崔格僖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