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加强非遗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时长共51秒)
普宁:加强非遗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舞台上,英歌青年在锣鼓声中起舞,脚步腾挪,吼声酣畅;广场上,非遗集市展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6月10日晚,普宁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普宁广场启动。
当晚,普宁市副市长王粉娟、市政协副主席郑娘添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普宁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王粉娟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普宁市文旅部门,特别是普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围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力争在普宁英歌表现艺术创新,为推动普宁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普宁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由普宁市委宣传部、流沙北街道办事处指导,普宁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此次活动除了有三支普宁英歌队伍现场表演,还有潮剧、广东汉乐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演,同时组织了10多名非遗传承人现场秀技艺、10多个非遗项目产品摆摊设点,与观众“零距离”互动,共同呈现出普宁市非遗项目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普宁市曾连续四次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共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51项,其中普宁英歌和普宁嵌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各级非遗传承人43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今年普宁英歌“火出圈”,带动了普宁文旅经济开门红。
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发挥普宁英歌等非遗项目作用,把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推动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一大批历史文化厚重、地域特色明显的非遗项目在保护中科学传承,为产业发展赋能。
【文字】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罗凯瀚
【视频制作】 陈憧炜
【图片】林捷勇 普宁市委宣传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