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兴城!番禺区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启动

南方⁺ 记者

番禺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渔业是番禺传统优势产业。

6月11日,“珠水金声 向海兴城”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在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启动。

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走进有900多年历史的广州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在现场,龙舟竞渡、珠水欢歌,星儿合唱团唱响《渔歌子》,迎接领导和嘉宾的到来。

激活传统文化 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启动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番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同时还有风景优美的渔港、人文气息浓厚的渔村,延伸出独有的渔文化、渔风俗。

随着领导和嘉宾敲响龙舟鼓,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启动。

据了解,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即日起将在全区开展,持续举办至今年10月,跨时4个多月,内容丰富多彩,既有高端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珠江文化研讨会等,也有接地气的“寻找最美渔港”——广东渔港渔村摄影短视频大赛、端午节龙舟传统活动等,还有广州市十大“水乡文化传承人”、广东十大水产企业等评选活动,共20多项系列活动,将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展现渔港文化、体验水乡文化的精彩嘉年华。

作为岭南水乡的番禺,一直在为拥抱珠江、保护珠江母亲河而进行各种努力。

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现场,领导为番禺区首批十位保护珠江母亲河的“珠水卫士”授牌,向全社会发出携手爱护家园、共筑生态根基的最强音;为番禺区十大“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共建共享基地”授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莲花山渔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历史悠久,曾是东汉时古采石场的运输码头,唐朝时成为丝绸、陶瓷贸易港。莲花山渔港周边的四条渔村有1000多艘渔船,至今仍保留着耕海牧渔的传统。

如今,随着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的建设,莲花山渔港焕发新活力,孕育无限新机遇;渔民们世世代代耕海牧渔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古老渔村迎来华丽蝶变。

当前,番禺正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创新创造激活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

粤韵悠扬 广东音乐在岭南古村奏响

广东音乐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番禺作为岭南水乡和广东音乐发源地, 将水乡特色深深地镌刻在广东音乐中,创作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经典名曲,用昂扬的音乐营建出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城市腔调。

如今,走在番禺的街头巷尾,不时能听到婉转动听的乐曲声,番禺人的骨子里似乎天生流淌着音乐的血液,广东音乐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在这里源远流长。

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现场专门举办了一场广东音乐鉴赏交流活动,悠扬的粤韵在岭南古村奏响萦绕。

演奏者既有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沙湾青萝乐坊等民间乐社,又有星海音乐学院岭南乐种传习组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青之韵乐坊、番禺区傍江东小学广东音乐团等校园民乐队。他们演奏了《鱼游春水》《村间小童》《鸟投林》《雨打芭蕉》《孔雀开屏》《赛龙夺锦》等广东音乐名曲,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启动仪式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到海鸥岛参加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到广州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观看《浩瀚星辰 滴水成洋》灯光秀。

近年来,番禺区积极传承保护优秀传统岭南文化,大力传承龙舟、醒狮、乞巧、飘色等优秀岭南民俗文化;持续举办粤曲私伙局大赛、飘色巡游、龙舟赛、乞巧节、康公出会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实施民间艺术“一校一品”工程,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民间工艺大师、知名艺术家开办岭南文化大讲堂、“大师教你小手艺”体验课堂、粤剧曲艺讲座等……

岭南文化在番禺薪火相传、百花齐放。番禺区将为打造更多展现时代气质和风骨的文艺精品和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而努力,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港产城融合 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近年来,番禺区把渔港经济区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城市更新行动等融为一体,高标准推进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打造以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为特色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渔港经济区。

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一百公里“黄金内湾”唯一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

据了解,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范围包括东部石楼、化龙、石碁、桥南、沙湾五个镇街,面积280平方公里,以莲花山渔港为功能核心区,逐步形成“一港、两翼、三核、四区、五镇”,“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

其中,莲花山中心渔港、渔港周边渔村、莲花山风景名胜区以及整个海鸥岛共80平方公里划为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启动区。

自去年6月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揭牌启航以来,总投资14.1亿元的智慧渔港系统工程、上涌休闲渔业码头、砺江涌避风锚地工程、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休闲渔业综合体等8个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目前各项目总体进度已达51%。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改善莲花山周边四条渔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和增收致富,引领带动渔业转型升级,形成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渔业产品精深加工、二、三产业充满活力的渔业发展新格局,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洋牧场战略部署,建设海洋强省助跑加速。

【文字】南方+记者 钟晓宇

【摄影】南方+记者 吴伟洪

编辑 崔格僖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