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
当地铁公交有空位出现时
你是不是会很激动?!
且慢!
有人说热凳子坐不得!
日前,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起因是一位网友提问
说在公交车上有人下车
旁边一位男生正想去坐
却被同车的一位阿姨提醒
要等座位凉了再坐
自己也听妈妈说过类似的话
很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一部分人认为,不能坐别人坐过的热凳子,是因为有传染疾病的可能。
◾有网友表示,不想坐热凳子是因为心理作用。
◾还有网友称,自己在地铁上经常坐“热凳子”“上班已经很累了”“等座位凉了就没了”。
坐热凳子
到底有没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说,不管是哪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是关键,比如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等等,单纯的“凳子热”是不会造成传染的。
天气渐热,大家的着装比较清凉,假设病原体要通过凳子传播,最有可能的就是接触传播,但这种接触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因此,只要一个人的皮肤屏障是完整的,这些板凳上的残留物很难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但是有一些病原体,如水痘、皮肤念珠菌病、疥疮、癣类等疾病,如果患者的皮肤发病部位直接接触了板凳,在没有完全失活的条件下直接接触了下一个人的皮肤,就有传染的可能。
比如前一位坐凳子的人皮肤直接接触到凳子,座位表面可能留下其皮屑、汗液、皮脂及皮肤表面的部分病菌。而后一位在对方离开后马上坐上去,就可能接触到这些病菌。
但“并不是说接触了病菌就会被传染,大部分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在脱离人体环境后会很快死亡,要让它们穿透另一个人的衣物和皮肤屏障,需要足够的数量和活性,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潘红英表示。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风险完全不存在,比如一位患有水痘、皮肤念珠菌病、疥疮、癣类等疾病的患者因为皮肤患处破损,在座位上留下了体液,有人恰好在他离开后马上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并且很不巧地在接触体液的部位也有皮肤破损,那么还是存在传染的可能的。
潘红英主任还提到,至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就坐时通常有衣物阻隔,肛门或尿道并不会直接接触座椅,因此极少有接触传播的可能。但同样道理,如果前一位就坐者留下了分泌物,后一位又恰巧坐在了上面,也有可能发生逆行感染。“与其看椅子热不热,不如看看椅子脏不脏。”
接触公共设施
要注意什么?
对于定期保洁,干燥卫生的公共场所,并没有太多传染疾病的风险。
1
远离潮湿、清洁条件差的场所
有些场所如公共卫生间,清洁条件较差,也比较潮湿,是容易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还是尽量离远点。
2
回家后第一时间洗脸,洗手
空气中的尘埃容易沉淀于皮肤毛孔,而手每天可能会接触大量的公共设施,在没有清洁的情况下接触口鼻往往容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原体。
因此勤洗手,并使用带杀菌效果的洗手液可以更好守护个人卫生。
3
人多聚集的场合戴口罩
在人多透气差的环境中要配戴口罩,如果咳嗽喷嚏,注意掩好口鼻,保护自己和他人。
真正可怕的“热凳子”,是它!
相比于别人坐过的“热凳子”,被太阳晒烫的凳子反而更可怕!
比如夏天里,一直在露天环境下被暴晒的公园石凳、公共座椅、小车座椅、电动车座位等。
这些物体表面温度太高,很容易造成中暑及皮肤烫伤,最好要等表面完全散热后再坐。
- 内容来源 -
新闻坊、齐鲁晚报、科普中国、申工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