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打造产业港贸易港,支撑惠州海洋产业发展

南方日报

当前,惠州港正在按计划推进转型建设,以支撑惠州海洋经济的发展。它的定位应如何把握?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近期举行的惠州市交通运输工作研讨会上,专家对此进行了探讨。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咨询师李珍认为,惠州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应坚持总体统筹、分期滚动发展、客货双管齐下、内外循环发展的原则,着力完善多式联运内外干线通道,加快枢纽布局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要充分利用高端旅游产业,整合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航运业务,助力港口产业发展。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晔认为,惠州港具备石化产业链完备、天然良湾良港、各类设施齐全等优势,也存在资源不集中、发展欠均衡、辐射范围窄、空间受挤压等短板。因此,惠州港应该加强资源统筹聚合力、服务配套升级、提高海铁联运能力。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总规划师陈有文认为,产业港、贸易港、内河港是惠州港发展的不同方向。惠州港支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非常成功,下一步应该沿着产业港的方向发掘产业链的价值,推动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的延伸,形成更大的产业规模。同时,惠州港要设法承接更多集装箱运量,并通过沿河条件来促进沿江经济带的构建和沿江港产城综合体的发展,进一步探讨江海港口共同促进发展的可能性。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谢凌峰认为,惠州港对于石化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支撑作用,要放在优先地位做好。建设拆除优化相关排污管道、预留陆运空间、形成共同公共港群,并加快发展海上客运旅游和东江内河航运。

【文字】南方+记者 刘光明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