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治慧:解决“小表格”,减轻“大负担”|禅系列⑥

南方⁺ 记者

“《禅城区基层减负填表报数暂行管理办法》已正式印发,即日起各单位表格须通过填表报数系统下发,取消其他一切渠道,而且不得随意下发增加基层负担。”6月8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举办填表报数系统实操培训会会议,街道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各村、各社区代表、网格员参与了本次培训。

连日来,禅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区内各镇街开展填表报数工作培训会议,向基层工作人员解读最新政策,并开展实操培训。据了解,区政数局已召开6场次办法解读和系统培训会议,实现49个区级业务部门、4个镇街和147个村居全覆盖,培训人员超800人。

填表报数看是“小事情”,但却是基层工作中的“大负担”。如今,禅城“动真格”在基层全面推行填表报数系统,就是为了让报表“做减法”,让服务“做加法”,将基层减负做深做实。

填表报数系统支持基层工作人员减轻填表工作负担。通讯员供图

主动申请改革试点

固定表格压减率超67%

根据前期调研反馈,禅城村(社区)每天要填报各类上级下达的表格就占据了日常工作精力的40%,严重分散了服务群众的时间。

为了帮助基层“减负”,禅城区主动申请全省和佛山市填表报数改革试点,拉通区、镇(街道)、村三级,通过密集调研,找出问题症结。

根据摸排,基层表格存在严重的“三多二少”问题,即数量多、重复多、纸质多、时间少、共享少。村(社区)要填的表格多达383张。而且存在重复填报、流程繁琐、立填立报挤占工作时间、系统分散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

禅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解决这一痛点,区政数局敢啃“硬骨头”,从机制体制、系统支撑、数据赋能等一系列举措赋能基层减负,让报表“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将基层减负做深做实。

首先是建章立制。禅城在全省率先印发《基层减负填表报数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表格填报。办法明确了各单位、镇街和村居的职责,确定源头压减、统一目录等执行原则。该办法还明确提出“以信息化跑路代替人工跑腿”,免去人工提交报表的时间。

其次是统一目标。经过全面经过摸排和优化整合,禅城区政数局共梳理表格底数383张,其中固定周期表格313张,压减废止210张,固定表格压减率超67%,剩余103张表格形成全区在填表格统一目录。

再次,禅城区通过统一平台,推动基层全部使用填表报数系统,平台支持快速制表,实现表格任务一键分发、超期智能提醒、结果一键收取、内容自动合并,同时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已有数据智能填报,大大缩减了部门发表、填表、收表等各环节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区政数局还实施统一审核,建立表格“二审二备案”机制,实施表格准入严控表格数量,确保下发到基层填报的每一张表格都是必要的、有用的、管用的。

基层“减负”成效初显

从表格中“解放”,到群众中服务

目前,填表报数系统帮助基层“减负”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禅城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填表报送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村(社区)向上级部门报送各类表格的智能填报,减轻村(社区)在表格报送中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以祖庙街道南浦社区为例,目前该社区涉及到在用表格30张,废止表格107张、数据共享表格3张、电子印章表格5张、妇联专项应用表格 9张,已经全面应用填表报数系统帮助基层减轻负担。

“以一张表格需要填报15分钟计算,一个填报周期就是减负了26.7小时,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南浦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石湾镇街道泷景社区网格员孔令俊表示,长期以来,基层工作“千条线都过一根针”,填表报数系统的应用,能为基层工作人员卸下填报海量表格的重负。

“新的系统将我们的工作人员从表格中‘解放’出来,耗在表上的时间少了,我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辖区中群众的问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更满意了。”塔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翠婵说。

为防止表格减负成效反弹、回潮,禅城区政数局还建立了监督反馈机制,村(社区)通过系统可随时将上级部门不合理下发表格的情况进行反馈,区政数局联合区智治办将进行跟进核实,定期将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

【文字】南方+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王学锋 许少珊 胡周媛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