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多式联运,云浮方案来了!

南方⁺ 记者

近日,《云浮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公布(注: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

笔者发现,《方案》以打造内外联通“水陆空铁”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关键,对未来云浮交通运输的立体化、系统化和产业化作出规划,尤其是在港口部分,着墨较多,明确提出“推动云浮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逐渐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云浮正大力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佛肇云高速、深南高铁、广湛高铁、国道G324改线等项目建设,打造内联外通“水陆空铁”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乡村振兴排头兵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显示,力争到2025年,云浮要实现全市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水路、铁路运输得到较好发展,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市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9400万吨、126万吨、1800万吨、20000万吨、40万TEU。

《方案》提出,云浮要通过强化基础设施高效衔接、推动运输组织创新、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推动装备设施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措施,更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优势。

存量+增量

提升基础设施能级

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包括提升通道能级和完善集疏运网络。

前者指加快构建由“三纵三横”高速网、“一纵三横”铁路网和“一江四港区”港口布局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有序推动深南高铁、佛肇云高速、广昆高速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罗岑铁路项目建设,加快云浮国际物流港、云浮港华润发电厂配套码头投产前各项工作。

后者是完善“一江四港区”港口布局、高速省道改线在内的“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疏港铁路项目等。

《方案》提到,云浮将推动南江口港区鸿业码头、六都港区行达码头等一大批码头建设。结合云浮矿产资源开发,云浮将完善货运枢纽功能布局,打造大湾区西岸物流的配送地。

体系+枢纽

加快多式联运发展

《方案》显示,云浮以“交通运输+”为突破口,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农村综合运输物流服务体系,服务乡村振兴。

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云浮大力发展水陆铁多式联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多式联运枢纽;发挥龙头物流企业作用,培育有实力的甩挂运输企业,配套建设能够满足甩挂运输作业要求、装备先进的货运站场。

转变+融入

深化调整运输结构

包含加快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和推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发展两方面。

《方案》提出,一方面,云浮会逐步将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转向铁路、水路,短距离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

另一方面,云浮主动加强云浮港与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沿线内河港以及广州、深圳等河口枢纽港的合作,目标成为“连接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绿色+智能

提升装备设施水平

集中在提升各个交通相关单位的装备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绿色化方面,要培育绿色运输品牌企业,推动绿色能源运输工具的运用。

智能化方面,要完善智能视频监管、数字监管等能力。

规范+服务

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优先办理等便民服务措施,并在事中事后监管中适当减少行政检查频次,促进跨部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打通物流信息链,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规范收费和价格体系,降低成本。规范口岸收费,明确公开收费名称和服务内容。落实港口降费措施,降低进出口货物的物流成本。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与大型工矿企业签订“量价互保”协议,适当降低铁路管理维护和运输服务等收费,切实降低地方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的使用成本。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深入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提升“12328”热线限时办结率。

【文字】南方+记者 崔洪铭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