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机器人刘主福: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城市场景大有作为丨深企AI谈⑥

南方⁺ 记者

日前,《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发布,覆盖算力平台、大模型及各类应用场景等层面,显示出政府对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越疆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刘主福认为,《行动方案》中提到加强科技研发攻关,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这正是越疆过去多年来研发的方向——多感知智能协作机器人,通过视觉、力觉、语音等多重感知交互,使得机器人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越疆机器人在消费场景应用  

越疆机器人在消费场景应用  

目前,越疆机器人在制造业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包括缺陷检测、打磨、涂胶、焊接、码垛、锁螺丝等,覆盖3C、半导体、汽车、金属加工、食品包装等行业。同时,越疆机器人还能够落地公共服务、智慧医疗,例如机器人咖啡店、无人茶饮、无人冰激凌、机器人爆米花、机器人餐厅送餐、机器人艾灸理疗、机器人保健按摩、机器人超声检查等。以上这些和《行动方案》提及的“城市+AI”应用十分匹配。

刘主福介绍,越疆自主研发轨迹复现技术,可通过数据采集快速生成作业轨迹,实现机器人的免编程、零门槛。

例如在咖啡拉花中的应用,通过视觉方式捕捉咖啡师的双手拉花动作,然后用底层算法对轨迹加以处理优化,最后机器人学习并完美复现拉花动作,目前咖啡拉花机器人已经落到深圳人才研修院、9m²移动咖啡店、日本SuperGT赛车场馆等,其中,9m²移动咖啡店项目在杭州、上海等多个城市布点落地。

越疆机器人在消费场景应用  

越疆机器人在消费场景应用  

轨迹复现技术可以将以前难以用数据表述的工艺经验通过运行轨迹数据化,完成如喷涂、焊接、打磨对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的机器人工艺应用,可大幅缩短机器人部署调试的时间。

对于未来政策如何落地支持,刘主福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提出了三个建议。

首先,合理调整人才资格审核条件。目前深圳市区相关人才制度对工资要求门槛较高,而高新技术创业团队大多采用低薪资+期权的模式,导致相关人员无法满足人才制度要求,希望相关审核条件能进行合理调整,助力增强人才留企留深。

其次,建议降低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门槛。越疆此前计划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但目前相关政策门槛较高,希望针对部分行业能实施一事一议、灵活处理的政策。

第三,建议出台国际认证费用补贴政策。以越疆为例,从产品完成设计研发,到最终运用在产线上,中间需要进行多项多次国际认证以获取相关资质,而目前国际认证费用较高,希望政府能给予一些政策补贴,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文字】南方+记者 李荣华


编辑 史青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