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禅城区正在全力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打造“佛山之心”。
“最活力”是“六最”禅城之一。一座城市的活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该如何展现、释放这些活力?对此,禅城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充分激发改革活力、创新活力、产业活力、人才活力、市场主体活力。
教育、科技、人才,是其中的三个高频词汇。禅城的“最活力”赛道正是以三个方面“三位一体”推进为工作主线,确立了7个项目。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浇灌高质量发展的“希望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就是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推动人才引领发展,就是蓄满高质量发展的“能量池”。
一个“最活力”的禅城,不仅谋现在,更要赢未来。
打造“希望田”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第三中学内,数名学生在课间抓住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今年5月,在佛山市普通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大会上,该校被授牌“市级高水平特色项目创建学校”。同月,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与佛山三中开展签约共建,授牌“优质生源基地”。
佛山市第三中学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禅城教育发展成果的缩影。今年5月9日召开的禅城区教育工作大会抛出了一个委托题——“如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围绕这一问题,禅城有的放矢,在“最活力”赛道提出了重点项目:打造全市尊师重教氛围最浓厚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区(建设“最活力”教师队伍)。禅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廖令茜表示,禅城将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聚焦优质均衡核心,内培外引,推进流动,构建师资均衡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强教师管理保障机制和创新教师激励机制,大力建设“四有”好教师队伍,努力做好“学有优教”的队伍保障。
禅城提出打造全市尊师重教氛围最浓厚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区。卢浩能摄
禅城提出,将通过锻造“教育铁军”,提升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比例,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培育学科领军人物,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加强公办学校管理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等五项措施,推动建设“最活力”教师队伍。
建设“最活力”教师队伍是禅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今年教育工作大上,禅城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教育发展之困的“五字战略”:第一个字是“高”,即实施高质量发展;第二个字是“优”,即优化办学体制;第三个字是“攻”,即建校攻坚行动;第四个字是“立”,即树立禅城教育标杆品牌;第五个字是“燃”,即点燃教师队伍激情。
如今,禅城正在悉心浇灌教育这块“希望田”,让教育在打造“佛山之心”的新征程上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和动能。
点燃“大引擎”
科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南庄基地),固态储氢罐正在进行测试。这样的储氢罐加载在自行车上,助力丹灶氢能共享单车在前段时间登上了央视并火出圈。此外,珠三角主要电动汽车厂的电池包都会在这里进行性能测试。
同样,今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由有研工研院与有研广东院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规模储氢装置与静态氢压缩装置,成功应用于南网云南综合能源站与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的消息传来,这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耦合固态储氢应用于电力系统,首次实现“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大的难题。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资料图片
“禅城聚焦新材料创新领域,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技术共享、优势互补等多元一体的创新发展平台,争创央地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的标杆。”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李浩说,禅城正在重点推动打造大湾区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支持有研广东院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分实验室。
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科技服务。用好用活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有研广东院等重大科研平台,鼓励企业建设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打造“一体两翼”创新生态圈,以禅城科创支撑“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跨越。
科技创新的活力,将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目前,禅城正在以一个个产业载体,去承载这股活力与动力。
为破解禅城产业载体要素制约,南庄镇载体建设扎实高效开展,打造优质都市工业载体标杆,在禅城区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中“挑大梁”。
例如,作为禅城区唯一入选佛山“十大制造业园区”的园区,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重点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设备制造、精密电子电器制造、智能传感器件制造等产业,目标是构建超百亿级的新兴产业链条,打造大湾区精密制造行业发展标杆。
盈耀智造园、湾区智造港、贺丰杏头千亩智造产业园、河滘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项目,也是南庄推动“工业上楼”的有力实践。
南庄镇城建和水利办副主任郭明亮介绍说,南庄坚持深化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成立用地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指挥部,全面推进用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千亩产业用地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工业上楼”。
而作为禅西中心化的另一主力军,张槎也在积极发展都市工业。润和聚锦科创园、顺盈嘉智能科技园、建源科创园、星中创弼唐智谷、张槎智能电气产业城、中国针织智能制造总部基地(中恒二期)、鸿河智造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佛山照明、简一总部、罗曼企业总部、宽普总部等总部项目;国星光电、安德里茨、法雷奥、三技精密、新劲刚总部、丸一金属等行业龙头,正在让工业大镇释放更多产业活力。
蓄满“能量池”
做厚人才“家底”引领发展
走进位于绿岛湖的广东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里目前已累计入驻机构76家,其中包括智联招聘、红海人力、博尔捷、智通人才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百强企业,同时也培育出领航人力、洲际人力、华章人力等本土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广东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一园多区”形式创新发展,并以“立足佛山、服务湾区、辐射全国”为发展定位,打造珠江西岸人才服务高地为发展目标,以“高端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为产业园核心服务产品,划分有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区、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区、人才公寓区五大功能区。
设立在万科金融中心的禅城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则线上平台、人才电话热线、线下专窗, 为人才提供“一对一”的咨询、代办等服务,多渠道对接区内高层次人才,为高才提供优质服务。
禅城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资料图片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服务生态,禅城正推动实施“建立全市领先的‘人才一件事’线上线下服务体系”项目,以“人才一件事”小程序核心,丰富线下服务类型,着力办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让人才专心创新发展的“大事”。
截至2023年3月,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35万人,其中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1.36万人,高技能人才6.25万人,共同组成了全区总量大、 密度大的雄厚人才“家底”。
不仅如此,禅城引才的触角还延伸至湾区城市的合作之中。近年来,禅城以禅港澳青年交流基地为纽带,纵深推进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合作常态化,推动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计引进孵化近4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创业带动就业48名港澳籍青年。去年新引进港澳高层次人才11名。
此外,“人才就是生产力”,深刻认识到这点的禅城,明确推出了“禅聚英才,城就未来”品牌,坚持服务专业化、坚持展示多元化、坚持交流常态化,坚持创新国际化,不断做厚人才“家底”。
“三位一体”
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新格局
当前,禅城在“最活力”赛道部署了7个项目,包括:打造“最活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最活力”教师队伍、营造“最活力”企业服务品牌、打造“最活力”国资市场主体、建设“最活力”科创载体、打造“最活力”转型发展高地、建设“最活力”人力资源平台。
禅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吕介绍,在确立项目时,禅城坚持重质量不重数量,注重体现禅城特色,确保项目实施“赶有方向,行有步骤,做有目标”。以此三点为原则,禅城最终筛选出上述7个项目,明确以“科技、教育、人才”为主线,形成充分激发城市及产业活力的格局。
目前“最活力”赛道的7个项目已经全部启动。这7个综合性项目下又分17个小项,均已全部启动。
在接下来创先争优征程中,“最活力”赛道将持续抓好教育、科技、人才“金钥匙”,答好高质量发展“综合卷”,为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打造“佛山之心”,贡献“最活力”的青春力量。
【文字】南方+记者 卢浩能 阎锋
【通讯员】禅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