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180个“最小应急单元”!潮安区庵埠镇守护平安“大能量”

南方⁺ 记者

“您好,学校门口不能停车,送孩子可往前再开一点,即停即走。”“同学,过马路要注意来往车辆!”……

在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亨利路的文里小学和庵埠华侨中学门口,有一支由社区治安队员、值日老师、学校保安组成的“护学岗”队伍。他们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学生有序上下学。“护学岗”队伍与校园“慧眼工程”,合力为校园撑起“平安伞”。

“护学岗”队伍在校门口维护秩序。

“护学岗”队伍在校门口维护秩序。

在庵埠镇每所学校门口,都有一块“最小应急单元”的牌子。近年来,庵埠镇融合资源、整合力量,以180个最小应急单元为基础,搭建“1+1+N”小区域联防工作体系,聚力共筑群防群控平安大格局。

警社联动,搭建“1+1+N”工作体系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近年来,庵埠镇搭建以镇综治中心为指挥中心,由庵埠派出所、庵北派出所具体负责,以对讲机互联为依托,以警情通传为抓手的信息共享、扁平指挥、协同联动的调度指挥平台,将中小学幼儿园、小区物业、村(居)、企事业单位、大型商超等纳入建设范围,建成180个最小应急单元。

最小应急单元。

同时,搭建“1+1+N”小区域联防工作体系——即依托1个派出所指挥中心平台,对1条干道外延覆盖,区域内若干个最小应急单元实现划圈管理,建设联防小区域。其中,庵埠派出所发动亨利路和茂亨路的企事业单位、大型商超等最小应急单元,庵北派出所发动彩文路和金里路的党政机关、学校、商铺等最小应急单元,首批建设4个“联防小区域”。

自最小应急单元和“联防小区域”创建以来,庵埠镇“门前自我防护”和“区域联防共治”的灵活融合做法,让群防群治更具张力,让群众参与更有动力。

走失家属找到了!

在梅溪村,最小应急单元队员在常态巡逻时发现一疑似走失老人后,及时报警、联动响应。经多方查询、询问,最终联系上其儿子及时接回,该举动得到老人家属的高度称赞和认可。

盗窃嫌疑人抓获了!

在薛陇二村,针对近期区域内摩托车失窃多发情况,最小应急单元积极响应庵北派出所通传警情,加强面上巡防。当发现形迹可疑人员时,他们立即启动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并上报派出所,于暗处蹲守,听指令行动。最终,协助民警将4名盗窃嫌疑人抓获。

一呼百应,“千里眼”“顺风耳”发挥作用

第一时间发现隐患苗头,第一时间控制风险扩大,第一时间处置常规可控事件。

庵埠镇建立健全“公安民警+综合网格+群防群治”联动响应机制,开展网格化巡逻防控、同频共振实行勤务等级响应、落实重点区域联勤和应急备战,形成“令行禁止、有呼快应、处置及时、运行顺畅”的联防联控体系。

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班。

开展技能培训及实训。

防范在先。庵埠、庵北派出所根据指挥中心指令和辖区警情实际,对治安防控必巡点、必巡线、必巡区进行实时调整。结合“网上网下”方式,让最小应急单元发现案源、反馈线索,充分发挥群众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一道道安全“岗哨”,让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就近联防、一呼百应”,确保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在前、处置在早。

开展治安巡防。

预警在前。庵北派出所统筹组织,在庵埠县城区安北路、华昌街、华荣街、庵凤路、新安大道等建设“平安商铺”示范区,鼓励商家安装安防监控云摄像头、燃气泄漏报警器或烟雾感应报警器。截至目前,已有115支商铺监控设备接入公安、政府平台,联网共用,实时管理,实现政府、派出所、商家三级联防。

针对烧烤摊、大排档、公园等复杂地点警情多发现象,他们定点安装扩音器,直连派出所作战中心。当视频监控巡查发现异常或接到报警时,能够第一时间警报、喊话制止,达到“警未到、声先达”的效果,最大限度遏制敏感警情发生。

近年来,庵埠镇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弥补群防力量多依托村级治保队伍的短板,探索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实现组织、人员、装备、技能各领域全方位到位,汇聚起政府功能、公安智慧和群众力量,推动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黄洁冰 陈洁雯


编辑 余丹萍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