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开考,梅州有近3.5万名考生赶赴考场。
为保障高考顺利举行,梅州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 暖心高考 阳光高考”。
此外,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高考天气、交通情况等都可以在南方号·梅州矩阵里获取详细信息。
高考结束后,暑假将随之而来,天气渐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游泳避暑,而暑假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近期南方号·梅州矩阵里有不少防溺水宣传,值得转发收藏。
暖心提醒▶▶
梅州公安出台十大举措保驾护航
高考期间,梅州地区天气不稳定,雷雨天气频繁,局部雨势较大,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需提前做好考务和应急保障准备。考生及家长应留意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赴考。
近日,南方号“梅州消防”发了一篇《高考期间最新天气预报来了!同时请收好这份考前消防安全贴士》,不仅有详细的天气预报,还贴心地给出了遇到特殊天气时的应对方法:暴雨伴雷电时,手机关闭,扔掉带金属的雨伞,与电线保持距离。不要蹚比较深的水流,不要停留在积水严重的低洼地带。车辆被水淹没时,利用破窗工具把玻璃窗撬开逃生。洪水来时,要迅速往制高点转移,不要冒险涉水游泳。
开考前一天,考生们提前熟悉考场环境。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为按时抵达考场,高考期间的交通状况也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南方号“梅州发布”的文章《注意!今年高考期间,梅州这些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一图便可清晰看到全市高考考点护考交通管制路段信息。
同时,为确保梅州市高考安全、平稳、有序,严密安全防范、严打违法犯罪,排查整改考点及周边各类问题隐患,全力维护高考交通、治安秩序,梅州公安在全面总结往年高考安保的基础上,出台十大举措,包含32项具体任务。
“优先安排警车护送考生到考点”“在考点设立‘高考安保便民服务岗’”“开展‘红丝带’志愿护考服务,对‘红丝带’车辆以及其他涉考车辆给予优先通行。”……考生们只管乘风破浪,梅州公安在后方保驾护航,一个个暖心的举措让考生安心赴考。
高考期间如何才能吃得好、睡得好?南方号“长寿蕉岭”给作为“后勤部长”的家长们一份合理安排饮食指南。
不少家长认为考前应该给孩子多多进补,希望通过饮食来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饮食上选择大鱼大肉,烹煮“大补食材”。“长寿蕉岭”采访了蕉岭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邓忠耀,他表示,不建议家长在考试前给考生大量进补,这样容易引起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消化问题。
“同学们尽量保持平日里的饮食习惯,饮食以清淡卫生、干净可口、营养均衡为宜。尽量不要吃酸辣,不能吃得太油腻,一定要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也要补充新鲜的瓜果蔬菜。”邓忠耀说。
高考是人生大事,有些同学会忍不住在朋友圈记录一下,但是——有些东西不能发到社交平台上!南方号“梅州发布”提醒考生:准考证、个人身份证、考生号及密码、填报志愿纸质表、成绩单或查询页面截图、个人录取通知书这些千万不能发朋友圈,因为这些证件上包含有重要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出去,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到,就可以拿来对考生实施精准诈骗。
加强防范▶▶
谨记“六不”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恰逢暑期,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涉水、玩水、游泳等是不少学生喜欢的消遣方式,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不少安全问题。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无小事。青少年暑期防溺水工作牵动着学校、家庭、社会的“神经”。近日,市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3年梅州市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从建设平安梅州的高度,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面加强梅州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根据《工作方案》,蕉岭县迅速行动。近日,南方号“长寿蕉岭”发布《我县召开2023年涉校安全暨全县防溺水安全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心系好学校师生的“安全带”,织牢防范学生溺水的“安全网”,全力打造学校师生的“安全港”。
蕉岭县副县长张慧还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通过查看现场、查阅台账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重点领域防溺水措施落实情况,并检查重点风险点周边警示牌、防护栏等防护措施的设置情况,针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织密织牢防护网。
拧紧防溺水“安全阀”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谨记防溺水知识,教育部门和学校使出了浑身解数,只为增强学生防范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为媒体,同样要做好防溺水宣传工作,只要多一个人看到,就可能多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自救呢?快带孩子上好这节‘防溺水’必修课!”南方号“客居南方”对如何防溺水、溺水后如何自救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值得收藏。
文章里的“六不”值得每个学生和家长谨记:不私自到水库、河道、拦河坝、塘坝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嬉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陪同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暑假,不少学生和家长还会选择去旅游,南方号“平远旅游”日前发布了《暑期汛期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提升安全意识,平安健康出游》,提醒广大群众关注出行安全、汛期安全、消防安全,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陈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