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发力,惠来县党建引领激发鲍鱼产业发展新动能

南方⁺ 记者

6月2日,中国共产党惠来县鲍鱼产业链联合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中共惠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泽伟在揭牌仪式上对惠来县鲍鱼产业协会党支部寄予期望:要抓住党建核心,以组织优势牵引“同向发力”;要找准职能定位,以党建力量带动“全链提升”;要夯实服务保障,以多方合力助推“破壁增能”。

产业链联合党委如何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惠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鲍鱼产业链联合党委书记洪楚雄介绍,鲍鱼产业链联合党委将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做强服务链、赋能人才链、推动创新链,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为“链”而谋 筑牢顶层设计

惠来县有绵长的海岸线、优越的自然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海水养殖、海洋资源利用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域海水盐度适中、溶解氧含量高、海藻繁茂、海水清澈。

鲍鱼对水温、光线较为敏感,喜阴怕热,夏季常需“避暑”;海域在夏季常有冷水团流经,形成独特的鲍鱼避暑港湾,用流动的“活海水”养出的惠来鲍鱼如今已是走出国门的海洋“软黄金”。

依靠得天独厚无污染优质海水资源和先进的育苗养殖技术,惠来全县现有鲍鱼养殖170多家,占地面积5000多亩,养殖水体129万立方米,成品鲍3000多吨,产值约17亿元。已开发干鲍、鲜鲍、鲍鱼罐头、鲍鱼粽子、鲍鱼月饼、佛跳墙等预制菜产品。

惠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县农业产业链总链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总链长的工作领导机构,县委书记兼任鲍鱼产业链链长,产业所在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任镇级产业链链长、副链长,负责产业链所在辖区统筹、协调、服务工作。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领导多次到鲍鱼产业协会、鲍鱼养殖企业党支部指导企业党建工作,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惠来鲍鱼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21年,“惠来鲍鱼”获得“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优秀品牌”称号;2022年,荣获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奖,入选2022世界数字农业大会数字农业“七个一百”标杆案例,也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县域农产品云上展会的新标杆。如今,惠来已是广东最大的鲍鱼产区,全国优质鲍鱼著名产地,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以“链”为基 强化组织建设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拓展食物来源的重要载体。惠来县大力推进鲍鱼“12221”市场体系建设,在鲍鱼种苗繁育、养殖、加工、冷冻贮藏、运输配送、市场销售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将鲍鱼产业从农业产业向外拓展。推动惠来鲍鱼走向全国,“惠来鲍鱼”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走出了一条数字营销助力、产业链条完善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该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鲍鱼产业链延链、补链、提能升级,探索将党组织建在鲍鱼产业链上,以组织建链、产业补链、服务延链、人才强链,着力以党建引领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惠来县成立鲍鱼产业协会,2022年11月鲍鱼产业协会成立党支部,2023年4月县委组织部印发《惠来县鲍鱼产业链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共产党惠来县鲍鱼产业链联合委员会。近年来,先后成立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惠来县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惠来县海源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惠来县创荣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还在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惠来县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设立广东惠来鲍鱼科技小院,有力推动了鲍鱼一二三产业全环节发展、全链条升值。

2022年5月,惠来县鲍鱼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省唯一的鲍鱼产业园。通过创建鲍鱼产业园,延伸鲍鱼产业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鲍鱼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惠来县鲍鱼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在鲍鱼种苗繁育、养殖、加工、冷冻贮藏、运输配送等方面已形成产业链,以“链园合一”机制推动全县产业链高效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因“链”而动 激发发展动能

惠来县委、县政府围绕海洋经济强县发展战略,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推进海洋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渔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实施“党建融链强链”项目,将党的组织建在鲍鱼产业链上,推动延链、强链、补链工作,不断壮大鲍鱼产业集群效应、激发鲍鱼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惠来县鲍鱼产业协会会长、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生表示:“近年来,通过党建赋能‘产业链’,激发鲍鱼产业发展‘新动能’。”惠来鲍鱼养殖从岸上养殖已逐步向深海推进,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在水深15米以上的海域中,衔接国土空间规划,考虑风浪等级,避让海底电缆、航道等现状条件,选择连片规整海域;大力推动养殖空间拓展,发展现代化规模海水养殖,向海要效益。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海洋“蓝色粮仓”。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3年4月20日,惠来县举行制造业项目动工(投产)暨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惠来县计划在惠来海域设立4个现代海洋牧场养殖区和海洋牧场休闲区,养殖面积194.6平方千米,产量预计达到8万吨,产值137亿多元。接下来,将推动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分工做好种苗培育、设备制造、养殖运营等工作,探索深海网箱与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携手打造集生态、休闲、养殖于一体,具有惠来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

日前,惠来县靖海镇入选2023年全国鲍鱼产业强镇,跻身农业产业强镇“国家队”;而在惠来县临港产业园里,一处处鲍鱼食品加工厂热火朝天施工现场、一个个忙碌生产重点项目,惠来正昂首阔步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

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蔡永刚 张舒婷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