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脸被它毁容了……”这种虫子毒液堪比硫酸,遇到千万别用手拍!

广东科普
+订阅

前两天

#我的脸被隐翅虫毁容了#

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网友们议论纷纷

隐翅虫号称“飞行的硫酸”

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能拍打

它的毒液沾到皮肤上

可引起强烈灼伤、皮炎

出现红肿、水泡甚至溃烂

01

隐翅虫是什么?

隐翅虫,也叫“飞蚂蚁”。它黄黑相间,看上去像蚂蚁长了翅膀。

每年的6-9月,隐翅虫会大规模出现,在有杂草、潮湿的地方生存,天气越热,活动越频繁。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隐翅虫

甲虫的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又被称为“青腰虫”,长得有点像蚂蚁,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

02

隐翅虫有多毒?

有人险些毁容、失明!

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的学报发表过陈士新医生的论文《隐翅虫皮炎590例临床分析》,其中提到:

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引起的急性水肿性皮肤病,在南方夏季炎热地区发病率很高,占皮肤科疾病的9.3%。

隐翅虫体内含pH值1-2的酸性液体,在有杂草、潮湿的地方生存,天气越热,活动越频繁。

pH值为1-2,是个什么概念?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1摩尔/升盐酸的pH值是1)。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洁厕剂,pH值就是2左右。

因接触隐翅虫导致严重皮炎的患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差点毁容”,恢复花了很长时间。

近日,湖北襄阳的王女士因一只虫子飞到眼睛旁边,顺手拍了一下,没想到左眼粘上了虫子的体液。

随后,王女士的眼睛红肿疼痛并逐渐加重,伴流泪不适,视力下降。三天后,她到医院求助。经接诊医生检查,考虑为隐翅虫的毒液导致的炎症,急诊入院。幸好接受治疗后,王女士的眼睛逐渐好转。

据介绍,隐翅虫的液体沾入眼睛,就会引起结膜跟角膜的灼伤,若眼睑受伤后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眼睑、角膜和结膜的损伤,严重的会失明。

不少网友都表示被隐翅虫叮咬过,从大家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接触过隐翅虫后,皮肤上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并且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除。

隐翅虫虽然在南方较多,但是北方的城市也会出现。

03

如何正确驱赶隐翅虫?

隐翅虫爬过人体时,会留下少量毒液在人身上,导致皮肤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但是不会太严重。但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粘上,就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然后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

如果隐翅虫出现在家中:可以用胶带粘住,或用纸巾抓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触到毒液。

如果身体某部位接触了隐翅虫的毒液:不要用接触到毒液的地方触碰身体的其它部位。用清水或碱性的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

如果皮肤上出现了疑似隐翅虫皮炎的症状:应及早就医。不要自己乱涂药膏,也不要用手去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

04

生活中如何预防?

隐翅虫具有趋光性,且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夏秋正是隐翅虫大规模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性做出以下几种预防策略。

1、到公园、郊区、乡村等地时,要穿长袖衣裤,并随身携带驱蚊虫用品。

2、普通的花露水对隐翅虫是无效的,但是驱蚊剂对它起作用。可以采取各种驱蚊虫措施,如喷杀虫剂或在身上涂驱蚊剂等。

3、家中定期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防止隐翅虫孳生。

4、家里要安装纱门、纱窗。晚上家里不要开太强的灯光;尽量不“摸黑”玩手机,以免吸引隐翅虫。

5、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到。

除了隐翅虫外

夏季还有多重毒虫活跃

被叮咬后易感染多种疾病

严重可危及生命

最全防虫手册及应对方法请收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