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击“海威2号”下水:已完成设备检查工作,等待大潮

南方⁺ 记者

01:07

直击“海威2号”下水:已完成设备检查工作,等待涨潮

6月7日,记者在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码头目击,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 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正在做下水前的最后准备。

该平台的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技术工程师杜兵向记者介绍道:“今天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下水之前的检查工作,包括渔网、电力(设备)等,还有气囊、绞车、拖船等下水设施的布放工作。”

南方⁺ 金镝 拍摄

他告诉记者,渔网关乎养殖安全,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所有的结构通海孔都进行了关闭,以防下水后浸入海水;为该平台提供电力的光伏系统,也是下水前检查的重点。

南方⁺ 金镝 拍摄

万事俱备只欠“大潮”,杜兵解释道,养殖平台重达1000吨,不仅要用到下水气囊,还要借用海水的浮力,“等海水涨到高潮,就能实现平台的下水工作。”

南方⁺ 金镝 拍摄

据了解,下水之后,“海威2号”将被拖船拖拽至其投产地——位于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与去年4月下水投产的“海威1号”同属一片海域。

【采写】南方+记者 张艳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此前消息

3万立方米!

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正式投产

00:25

海威2号

6月6日,广东又一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2号”正式投产仪式在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码头举行,这是广东目前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标志着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迈出新的步伐

“从设计到完成建造,‘海威2号’历时10个月,现在终于准备下水投产,我非常激动。” 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威集团”)董事长刘定告诉记者,将于6月6日-10日择最高潮位时间完成下水,投产地位于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与2022年4月21日投产的“海威1号”在同一片海域,规模更大的“海威3号”也在规划设计中。

作为广东深远海养殖平台中的“巨无霸”,“海威2号”长86米、宽32米、高16.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100万斤鱼类,以鳘鱼、军曹鱼、鞍带石斑鱼(龙趸)等中高端名贵海水鱼养殖为主,致力打造深远海优质大鱼养殖场。

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造价高达3000万元,“海威2号”有哪些威力?作为该平台的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盛松伟向记者解释道:“与传统的重力式深海网箱相比更安全、更智能、更低碳。”

据其介绍,“海威2号”是一种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能抵御15级超强台风”;搭载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形成智能化养殖管理,可节省人工成本60%;宽阔的平台空间搭载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环保低碳。

对深远海养殖来说,最大的痛点莫过于造价高、投资风险大,需要提供针对性强的保险保障方案。为了解决该痛点,海威集团与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就“海威2号”投产签订合作签约,制订一揽子保险保障。“紧跟‘海威2号’投产,我们正在紧锣密鼓按照部署落实承保工作。”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彦告诉记者,该机构参与了“海威1号”的保障,截至目前累计承保养殖平台和网箱90个,保障金额1.3亿元。

当前,广东正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离不开养殖装备支撑。广东是最早开启深水网箱养殖的省份之一,并最早实现重力式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推广应用,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目前,全省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近5000个,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一体化平台“澎湖号”、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创新型桁架式养殖网箱“海威1号”相继投入使用。

【文字】南方+记者 张艳 林露 陈薇  黄进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郭龙碧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统筹】彭琳 顾大炜

编辑 周煦钊 李杰伦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