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数说新语#
6月5日,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共同发布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1.0版)”。
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正式发布
就在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韶关,也计划建中国第一个算力调度中心。把分散在各地的算力联网,打造成“像水和电一样”供调取使用的全国性的算力网,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5G投入放缓,算力成新宠
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三大运营商的5G投入放缓,算力成新宠。
在2022年财报中,5G对移动用户价值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2022年的移动用户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45.2元、49.0元,皆微增0.4%,中国联通2022年的移动用户ARPU为44.3元,微增0.9%。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年报说明会上就谈到,从2023年开始,若没有其他重大事项,5G资本开支会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2022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5G投资额达1803亿元,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5%,占全部投资的43%。
东边不亮西边亮。当前5G的发力重点在B端,在移动侧缺少杀手级应用。而B端服务,就为算力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移动云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08.1%;联通云收入361亿,同比增长121%。
抢占云服务蛋糕,谁是最大赢家
2021年5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正式启动,成为我国的“算力经济”时代开启的标志。
“东数西算”的本质是改变了数据在本地的存储、备份、加工、处理、分析等行为,这也对算力平台在连接、调度、运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电信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创新部总经理王桂荣表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旨在落地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通过“三跨四互联”解决算力可管可控可调度的问题。
不过,要想“全国一张网”真正落地,核心难题不是技术,而在市场。算力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厂商手中,究竟是由阿里、腾讯、百度等科技公司主导,还是由各大电信运营商主导,或者是由双方合资公司主导,每家企业都不希望落后。
在算力上下游产业链中,直接为企业提供算力服务的通常是云厂商。在国内主要是四大科技公司的云业务(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云(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
科技公司、电信运营商身后是设备厂商。它们向云厂商销售服务器等硬件,以中兴、华为、联想等为代表。
这三种不同身份的企业,对算力一张网的布局积极性不同。首先,电信运营商积极性最高,它们掌握着网络,有分布爱全国的云网资源,不甘心只做“云基础服务管道商”。
因此,它们希望将这些网络像高铁、5G基站、电网一样连接起来,强化云业务。
这几年,设备厂商也从中获益。数据显示,2022年,浪潮、新华三、中兴、联想营收分别为695亿元、498亿元、136亿元、620亿元。
对华为来说,虽然5G网络投资减少,但算力投资在增加,无论运营商怎么投,华为都能通过提供设备的方式保持营收平衡。
中兴通讯也专门组建了东数西算等五个行业特战队,主攻行业数字化业务。
但算力一张网中,电信运营商通过推出自己的云服务来抢占市场份额,对阿里云、腾讯云来说,短期内可能遭遇失去现有市场地位的尴尬。
这些互联网企业每年需要向电信运营商支付百亿元规模带宽费用。从内心上看,BAT们并不愿意看到,电信运营商“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
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此分析,电信运营商具备网络优势,而不具备全面优势,而阿里云、腾讯云在服务能力上更胜一筹,两者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例如,在一些项目中标上,表面上看是电信运营商拿下的,但最后是大家一起来合作推进项目。
“建设一个新的算力中心,大投入回报周期长,大家一起共建共享,不管是BAT还是电信运营商等等,算力中心都有非常高昂的运营费用,如果能提高利用率,对大家都是非常有利的”付亮说。
一场新的纵横捭阖,在云厂商中展开。
【南方+记者】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