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新东莞,“麦”向高质量,《诗议东莞》,带你读懂莞邑经济大事。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莞是全国最重要的荔枝产区之一。最近,东莞荔枝刚刚结束了长沙行和北京行的宣传推介活动,这是莞荔第一次进京,第二次入湘。
东莞荔枝的“硬实力”,或许远超大众的想象。
早在唐朝,东莞就有成片的“荔园”,现在的东莞也是岭南荔枝的重要产区和高端荔枝的核心产区。东莞优质荔枝品种占比超过80%,广东省主推的十大荔枝品种中的4种都在东莞选育,它们是:冰荔、观音绿、岭丰糯、唐夏红。
2020年,东莞荔枝种植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东莞荔枝全面开启“天团”模式,以糯米糍、桂味、岭丰糯、妃子笑、观音绿、冰荔、唐夏红、莞香荔8个优质荔枝品种创意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区域农产品IP,突出展示东莞优秀的种质资源和高端品种,通过文化赋能提高农业附加值。
一句话总结就是: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品种优秀、品牌塑造潜力大。
那么,东莞荔枝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种植业的未来又在哪里?
先说结论,高端化确实是东莞荔枝最好的出路。
首先,这涉及荔枝的产能问题。东莞全市荔枝种植总面积约15.58万亩,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荔枝的占地面积与其他岭南的种植产区相比,实在有限;其次,是产区问题,东莞荔枝种植分布在28个镇街,较为分散,不适合走大规模批发路线。
因此,有限的产能加上优秀的品质,通过高端化和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确实是东莞荔枝最好的出路。
既然要打造品牌,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出圈”。对此,东莞荔枝还应该在“传播”和“文旅”这两方面发力。
荔枝是鲜果,销售周期短。所以,东莞荔枝想要“出圈”需要进一步衍生产业链,如上游的荔枝苗,下游的荔枝农副产品。其次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提供荔枝相关的文旅服务。除此以外,还要讲好东莞荔枝故事、做好事件营销。
本次东莞荔枝首次赴京开展产销对接,也是打破了传统的本土传播,从东莞走向全国,就地域特产“出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感谢收看本期《诗议东莞》,记得点赞、评论、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会。
【监制】江强 靳延明
【策划】戴双城
【统筹】施美
【脚本】谢麦诗 施美 戴双城
【出镜】谢麦诗
【拍摄制作】何绮莹
【设计】何绮莹 曾競
【鸣谢】锐空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