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拍的《蜘蛛侠》,我很放心!

南都全娱乐
+订阅

不管你是否爱看超英动画电影,近期一定见到有人在讨论《蜘蛛侠:纵横宇宙》。

根据TNABO北美票房榜吧的报道,《蜘蛛侠:纵横宇宙》全球首周于60个市场劲收2.086亿美元开画成绩,较前作开局表现大幅上涨141%,高于行业预测!其中北美首日凭借5185万美元创下年度最好开映日成绩,首周斩获1.2亿美元创下2023超英电影最好表现。

而中国内地报收1730万美元,比前作开局成绩下滑1/3,但还是顺利登顶海外第一大票仓。经过了一个周末,本片顺利破亿(1.33亿人民币)。能否匹敌前作的4.27亿,各大电影行业自媒体似乎都不抱太大希望。

比起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在中国能破10亿元的暂时还没出现。《蜘蛛侠:纵横宇宙》能破3亿已经很棒了。而票房成绩,不代表影片质量,在很多人看来,这部《蜘蛛侠》是划时代的作品。

尽管本片的人物情感线上显得鸡肋,不少中国观众其实没法共情这位美国中产阶级小孩的成长烦恼,其拖泥带水的霸占篇幅多少影响了节奏,但其炫目的特效和情怀满满的粉丝福利,真的值得一刷再刷。

跟第一部《平行宇宙》相似,《纵横宇宙》融合了大量的风格,水彩画、铅笔手稿、乐高定格动画、波普拼贴、真人画面还有美式漫画的各种元素,应有尽有。

上百号蜘蛛侠——印度蜘蛛侠、朋克蜘蛛侠、乐高蜘蛛侠、恐龙蜘蛛侠,同时在一部动画里出现,简直就是一种目不暇接。辨认这些蜘蛛侠,是粉丝们一大彩蛋游戏。

最让人意外的是,本片还出现了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和加菲尔德《超凡蜘蛛侠》的画面。两部索尼制作的《蜘蛛侠》自然可以无版权包袱地出现在自家的动画里。虽然《蜘蛛侠:纵横宇宙》漫威有份联合出品,但它始终是一部索尼制作的动画(《蜘蛛侠》的版权其实在索尼,而不是漫威)。

索尼旗下经典的哥伦比亚公司logo

脱离了漫威掌控的《蜘蛛侠》IP,开始了索尼《蜘蛛侠》宇宙的布局。从世纪之初至今,索尼制作了两个系列的《蜘蛛侠》的真人电影,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

夸张点说,从过去的《蜘蛛侠》真人电影到《蜘蛛侠:纵横宇宙》,似乎都证明了索尼更懂《蜘蛛侠》粉丝想要什么。

异于原著,最经典的初代

时隔多年,如今回看托比·马奎尔版的《蜘蛛侠》,依旧可以称其为出色。

在那个好莱坞电影初步走入中国人生活的时代,蜘蛛侠是不少国人继超人和蝙蝠侠后认识的超级英雄。他在纽约大楼间肆意攀爬和穿梭的奇观式场景,让当时的我们领略了一回好莱坞商业大片的特技震撼。

同时,托比版《蜘蛛侠》独具的人文情怀,至今大家还在传颂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对白。

这个电影系列的成功,不仅让当时的版权方索尼影业赚得盆满钵满,同时还开启了好莱坞往后20年的超级英雄改编史。

《蜘蛛侠》这个IP在版权几经易手之后,落到了当时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他们找来了曾经执导过《鬼玩人》的山姆·雷米当导演。

让一位拍限制级恐怖片的导演来拍力求大众化的漫改电影,在当时其实挺普遍,不少现在通过拍超英电影功成名就的导演,都有拍恐怖片的经验。在电影效果营造上,这类导演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视听冲击和情绪调动的能力。

在电影的选角上,山姆·雷米找来了当时在不少文艺片演出中小有成就的托比·马奎尔,他独特的亲和力让导演看中。

在接受了长达数月的体能训练,托比在2001年1月开始长达半年的电影拍摄,经过一年的后期制作,最终在2002年5月3日(《蜘蛛侠》诞生40周年纪念日)上映。事实证明,这对组合选对了,后911时代,美国观众急需一位超级英雄。首部《蜘蛛侠》以1亿多美元的投资,换回了全球8亿多美元的票房。

在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前,索尼看到了《蜘蛛侠》这个IP背后的商业价值,快马加鞭地筹备起《蜘蛛侠2》的拍摄。根据幕后花絮,导演山姆·雷米在首部《蜘蛛侠》上映的一个月前就签约接拍续集,而续集则是在剧本还没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拍摄。本部续集给大家贡献了蜘蛛侠肉身挡火车,这个场景成了整个系列最为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的一幕。这部续集也给索尼带来了7.8亿美元的票房,两部《蜘蛛侠》的成功屡屡创下票房的神话。

可惜的是,这个神话终于在《蜘蛛侠3》破灭了。尽管《蜘蛛侠3》的票房是三部曲之首8.83亿美元,但它的评价却是三部曲中最差的。紊乱的叙事和过多的反派,让观众产生了极为困惑和疲倦的观影体验。导演明显没法把控这个超载的故事,后来他也承认《蜘蛛侠3》毁了整个系列。

在第三部的拍摄过程中,索尼过多的干涉导致导演失去了掌控权。心灰意冷的山姆·雷米离开了这个系列,再加上演员片酬的不断上涨,让原计划拍摄的《蜘蛛侠4》胎死腹中,托比·马奎尔版的《蜘蛛侠》就此落下帷幕。

惨遭腰斩,最可惜的二代

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4》是没法拍了,但闲置这个IP不去开发,很可能最终会失去它。当时的索尼与漫威有协议在身,如果5年内没有拍出一部《蜘蛛侠》电影,版权就会自动归还。

《蜘蛛侠3》上映于2007年,如果没能在5年大限中拍出新作,索尼将失去这个IP。失去了山姆·雷米和托比·马奎尔的索尼,选择重启《蜘蛛侠》这个项目,他们找来了安德鲁·加菲尔德,开启了《超凡蜘蛛侠》三部曲系列。

经典重启必须做出区别。“超凡系列”的主打噱头,便是贴近原著。跟托比版沉默木讷的彼得·帕克不同,加菲版显得更显活泼帅气,曾经漫画中被真人版抛弃的话痨属性,在加菲版中被部分恢复。更重要的是,托比版体内射蜘蛛丝的设定被修改,恢复成漫画中蛛丝发射器的设定。这一修改,让不少人醒悟:“原来蜘蛛侠是用仪器来喷丝。”

2012年,索尼终于在5年限期内推出了《超凡蜘蛛侠》。加菲版的《蜘蛛侠》比起老版少了一些苦大仇深,多了一点青春气息。戏里彼得与温蒂各式各样的甜蜜时刻,戏外两位主演的相恋新闻,都让这个版本的《蜘蛛侠》添上了青春偶像剧成分。在情感线上,加菲版的情侣感是做得最好的。

然而在主线故事上,《超凡蜘蛛侠》没有太多的新意,起源故事基本东施效颦式复制着老版,情感细腻度的粗糙,都让首部反响不如当年的托比版。更糟糕的是,续集《超凡蜘蛛侠2》还犯了《蜘蛛侠3》反派扎堆、线索冗杂,导演无法驾驭的问题。

本片最终在投资2.5亿美元的情况下,仅获得了7亿多美元的全球票房,与索尼高层预期的10亿美元相差甚远。虽然还是有部分观众喜欢“超凡系列”,但口碑上的差评,也让本片成了2014年最失败的电影之一。

索尼应该意识到,超级英雄的市场格局早就已经变了。《超凡蜘蛛侠》上映的2012年,正是诺兰版《蝙蝠侠》和漫威《复仇者联盟》在全球如日中天的时刻,诺兰的黑暗深邃,漫威的梦幻联动,都直接革新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拍摄方式。索尼如果还是用10年前的拍摄思路,必定无法满足口味日渐刁钻的观众。

《超凡蜘蛛侠3》应该怎么拍才能挽救IP,这是索尼高层当时头疼的问题。根据《漫威影业的故事》透露:当时的索尼影业主席艾米·帕斯卡尔还曾邀请了漫威的凯文·费奇一起吃饭,想从他身上获得一些关于“超凡”三部曲的灵感。然而对方却让索尼放弃《超凡蜘蛛侠3》,让蜘蛛侠加入漫威电影宇宙发展,实现双赢。

2015年2月10日,索尼、漫威共同宣布,蜘蛛侠加入漫威宇宙,两家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协议,这意味着《超凡蜘蛛侠》遭腰斩,第二部埋下的一系列伏笔都被废弃,加菲不幸成了索尼的弃子。

身兼重任,最青春的三代

作为年龄最小的一代蜘蛛侠,荷兰弟(汤姆·赫兰德)版从变种人打到外星人,从地球打到外太空,在世界观的扩展上,他是最为宏大的一任。

初次登场,他不是在自己的单人作品里,而是出现在2016年的《美国队长3:内战》中。荷兰弟版不像前两版一样中规中矩诉说着彼得·帕克成为蜘蛛侠的心路历程,而是一上来就作为钢铁侠邀请的外援,跟“复联”元老们来了一次梦幻联动。这么一个惊艳开场,着实让漫威粉丝始料未及。

直到2017年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中,荷兰弟开始了自己的单人作品。鉴于前两版都将本叔叔的死作为主角转变的契机,如果这一次还原路返回,想必会引起观众审美疲劳,漫威非常聪明地直接隐去了本叔叔,而是由钢铁侠担任彼得的精神教父。两人在电影中也一度呈现出微妙的父子情感。

所以钢铁侠的死去,就像是彼得失去了亲人一样,其对彼得成长的意义不亚于本叔叔被枪杀。《蜘蛛侠2:英雄远征》他既要继承钢铁侠的意志,更要摆脱他的影响,成为独当一面的英雄。如今到了第三部,彼得必须面临新的成长,在成为英雄之后,要如何与世人共存。同样的问题,其实前两任蜘蛛侠也遇到过。

当《蜘蛛侠3:英雄无归》开拍前夕,2019年闹出了索尼让蜘蛛侠退出漫威宇宙的新闻,最终两家公司商谈后才得以拍摄新一部《蜘蛛侠》。

2021年,《蜘蛛侠3:英雄无归》的上映不意外地成为了当年的全球票房冠军。但这可能也是荷兰弟脱离漫威电影宇宙的开始,软重启式的结局,让不少人担心,还有没可能在漫威电影宇宙里见到蜘蛛侠。

这些年,索尼其实都在被漫威牵制,蜘蛛侠并入漫威宇宙看似给了索尼不少好处,但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对这个IP故事上的主宰权。索尼本来打算开发反派角色“神秘客”的独立电影,却被漫威抢先放进了《蜘蛛侠2:英雄远征》中,导致《神秘客》的项目不得不放弃。

2018年《毒液》与《蜘蛛侠:平行宇宙》的票房成功,让索尼有了底气重新拍好这些超级英雄IP,自己组建联动宇宙。连荷兰弟都认为《蜘蛛侠:平行宇宙》是他心目中最棒的蜘蛛侠电影。

目前他主演的第四部蜘蛛侠真人电影处于停工状态,好莱坞编剧的大罢工,让这个项目迟迟不能落地。而《蜘蛛侠:纵横宇宙》的续集《蜘蛛侠:超越宇宙》定档2024年3月29日北美上映。

相信很多《蜘蛛侠》粉丝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大家担心他们慢慢来,更担心他们乱来。票已经提前给你买好了,请不要让粉丝失望!

撰文:斯皮尔伯伯

编辑:詹姆斯卡没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