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艺术与茶产业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2023广州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上,由刁铃丽、林可哲、丘然、黄铧司这四个来自艺术与科技专业的00后“准毕业生”共同完成的声频调控装置《茶树新声——声频调控传递增产》(下称《茶树新声》)吸睛无数。“通过声频调控防虫害,以声音介入的方式为茶树的生长赋能。”主创团队中担任组长的刁铃丽表示。
《茶树新声》主创团队。左起:黄铧司、林可哲、刁铃丽、丘然
未来农业,科技艺术赋能茶产业
主创团队通过大量的论文检索发现了声频在茶树生长培育过程中起到的刺激作用。“例如,通过昆虫咀嚼这一段声音,就是一段新的声音对茶树生长进行刺激介入。”刁铃丽介绍《茶树新声》的创意来源。
虽然不具备农学、茶学等专业的相关背景,团队成员们一致认为这是很有趣的研究方向,能够“用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思维,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于是,四个00后女孩出于自身兴趣与对学术的共同追求,组建团队,深入茶园实地考察,深挖茶树培育背后的秘密。
为了弥补相关知识缺乏的不足,团队成员从学习理论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创作前的准备工作。“茶叶和农业,虽然离我们的日常很近,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很少去深入的研究,属于是一个需要摸索与学习的全新的学科和理论。”林可哲说,理论方面主要依靠询问茶行业工作者和查阅“植物生命调控技术”相关论文资料,技术实践方面则是结合了她们本专业的内容和询问老师以探索解决途径。
据黄铧司介绍,在前期的调研中,团队成员探访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走近茶树的真实生长环境,并针对病虫害防治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为作品做好充分的知识积累。“我们发现害虫的种类、行为轨迹、取食方向非常有意思,于是我们把观察到的这些害虫的习性,当做一个视觉部分来进行设计,最终呈现在作品当中。”
茶树新声,人生亦有新篇章
“基于现有的植物声频调控技术实现作物品质和产量提升的物理农业实践,通过检测茶例的电位信号,将昆虫咀嚼振动以及在不同场域下采集的声音提取其节奏转化为特定的赫兹频率进行谱曲,制作成给茶树听的音乐作为输入信号。以设计优化物种的生长方式推广植物声频调控技术的应用促进茶树的生长。”刁铃丽介绍。从茶业领域“门外汉”,到如今能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她们已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蝶变。
通过艺术设计的思维和创意,为茶产业描绘未来的发展蓝图,这些00后女孩正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振兴振臂高呼。对于《茶树新声》未来能否投入实际应用,刁铃丽表示:“申请专利还需要大批量的实验和数据来验证它的可行性,在继续深化的情况下,如果可行,我们会考虑去申请专利。”
除了《茶树新声》的未来值得期待,这些女孩闪闪发光的未来同样令人期待。在作品展出期间,女孩们也拍完了毕业照,正式迎来了属于她们的毕业季。
“在探索这个课题的期间,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对茶叶也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丘然说,“在这过程中,也跟朋友们相处的也很融洽,可以说从团队组建、创意提出、落实、展览,整个过程,将会是我们以后一个很难忘的回忆。”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面对未来,四个女孩各有方向。有人已经考取研究生,打算继续钻研学术,有人则更倾向于直接就业。但在她们身上,都涌现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展现出澎湃的生命力。“不管未来怎么样,我们都会继续学习,继续前进,肯定不会局限于现在的状态。”黄铧司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魏钰
【实习生】江嘉敏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