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市普通国省道管理工作在省交通运输厅开展的2022年度全省干线公路管理工作评价(下称“省评”)中综合排名喜获全省第四名,在粤东西北15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综合排名对比2021年大幅度提升了9名。
据介绍,“省评”工作,是省交通运输厅为促进我省“十四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而采用的一种“以奖代补”的创新管理模式,是对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管理成效和“平安公路”创建工作的综合评价。对“省评”结果排名前8名的地市,省交通运输厅按排名先后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资金。
2022年,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管养公路总里程约1544公里,路基面积约18.12平方公里,国省道占比约97.85%。其中,二级以上国、省道占比仅为58.6%,占比偏低,在全省平均数以下。管养里程长、路龄长、技术指标偏低,再加上韶关复杂多变的地形及天气环境导致道路路况水平和抗灾能力降低等因素,许多路面已进入大、中修期。养护资金缺口日益加大,养护工人年龄结构的老化,机械化养护程度偏低等各种因素,一直在制约着韶关国省道路况水平提升。
在此背景下,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全力推进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在水毁修复方面,面对财政资金困难、养护资金严重不足、水毁隐患急需处治等情况,该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组织多个专业队伍对210个水毁点进行现场勘察,并积极主动筹备资金,在财政不增加额外资金的情况下,先后从省交通运输厅争取3000余万元水毁修复资金,并利用一般债券2800多万元和部省补助资金,按照先通后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快速而有序地开展水毁抢修复工作。通过强化督导,中心上下按照“一点一方案”水毁修复方式推进,在快速开展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将210个水毁点施工图设计报批缩减到最短时间完成。除10个重点水毁外,其余200个水毁点在2022年国庆前全部完成,受到了省交通运输厅的表扬。
在抢险抢通保障安全的同时,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双管齐下,创新举措,狠抓管理,大力推进公路养护路况水平的提升。去年,该中心完成19个共271公里的路面预防养护项目,完成4项共65公里的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完成29座共678米/57道的桥梁伸缩缝维修,并对69座桥梁工程项目实施了养护预防。通过一系列养护工程的实施,2022年以前存量次差路段、中等路段处治率分别达到100%、70%以上;普通国省道二、三类桥占比从92%提高到98.6%,提高率达到6.6%;普通国道优良路率达到97%、普通省道优良路率达到91%,均大幅提升,远超省评93%和83%的标准;G106仁化、曲江路段以全省第四的高分成功创建了省“平安公路”。
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去年在“国评”取的成绩为激励,进一步对标先进地市,锚定更高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我省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结合“十四五”公路养护规划和2023年省公路管理成效评价考核目标任务,对标对表,提前谋划制定中心养护实施方案和工作考核办法;同时,分类建立养护项目库,科学合理制定养护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储备计划。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高小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