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的交融!白土镇这项传统技艺首次亮相市博物馆

高要发布
+订阅

无论是大至鱼缸还是小至花瓶,都流淌着时光的印记,散发出其独一无二的神韵与魅力,这就是白土窑制品的风采。今天,小编带你走进肇庆市博物馆,一起探寻泥与火的交融,感受白土窑的不凡魅力。

近日,高要白土窑以《享誉百越——肇庆白土窑专题展》在肇庆市博物馆亮相,此展览于5月17日起至8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白土窑的器物之美,广大市民将目光聚焦在肇庆本土传统器物上来,领略本土民俗文化的烟火气,感受古与今的艺术碰撞。

走进市博物馆,件件文物整齐陈列馆内,一阵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纹饰的白土窑,正以千姿百态向世人“诉说”它们的故事。

感受“白土窑”带来的文化洗礼。展馆内以“窑址现状”、“历代精品”、“器物种类”三大部分展现不同时期白土窑陶器的艺术特征。无论是栩栩如生的“包拯断案”、“水浒传”图还是惟妙惟肖的花鸟树木,无不展现着手艺人的匠心巧思,观赏者则感叹着窑器“色青墨而坚,状如生铁”的质感。

白土窑制品胎质坚硬,多以青色、青灰、泛金、泛银为主,俗称“白土缸瓦”或“白土青缸”,用途种类涵盖园林雅器、日用器皿、建筑构件、文房清供等,一件陶器需经过淘泥、摞泥、拉胚等9道工序方可烧制而成。

展览上各类型白土窑制品

肇庆本土收藏家黄广康先生向记者介绍,目前馆内每件白土窑展品都呈现着不同时期的文化价值,其中,结晶釉“四君子”镂空双层鱼缸中雕刻的梅、兰、竹、菊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结晶釉“四君子”镂空双层鱼缸

肇庆本土收藏家、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理事 黄广康说:“因为这个窑器有镂空部分,在烧制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镂空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和开裂。但是这个瓷器能完整地将纹饰展现出来,可以说是烧制工艺最高水平的体现。”

此次展览的白土窑陶器工艺精细,技法丰富多样,装饰图案蕴含民间文化特色,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仅反映出高要本土民俗文化的厚重感及传统手工艺匠人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传统窑器文化艺术的生命力。

肇庆本土收藏家、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理事 黄广康表示:“这些文物代表着我们高要的地方文化。白土窑制品是一个载体,我希望能通过此次展览引导更多人参与、挖掘、研究,把优秀的本土文化延续、保存下来。”

原标题:白土窑首次在肇庆市博物馆亮相 展现高要传统器物之美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赖家乐 冯楚渝

编辑:汤子莹

二审:容   娟

三审:王雄伟

终审:王业民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