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总是尿床怎么办?医生来支招!

三水中医院
+订阅

有些家长很烦恼

家里孩子的年龄不小了

晚上睡觉时不时出现尿床的情况

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 3 月。中医学又称“遗溺”,西医学称为“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

按照不同的年龄来划分,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情况,就属于小儿遗尿症。

年龄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3~5 岁

每周至少有 5 次遗尿

持续 3 月

5 周岁以上

每周至少有 2 次遗尿

持续 3 月

自出生后持续尿床

没有连续 6 月以上的不尿床期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

西医认为,遗尿的发生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睡眠中枢觉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疾病常常会伴有遗尿,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便秘、隐性脊柱裂等。

中医认为,遗尿的病因多为肺、脾、肾虚损,或心肾不交、肝经湿热下注等。

中医方面有什么好方法呢?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治未病科通过中药内服调理、中医特色治疗,可以帮助小儿改善尿床的情况。

1.中药内服调理

本病以虚证居多,实证较少,病位在肾与膀胱。总的治则为温补下元、固摄膀胱,采用温肾阳、益脾气、补肺气、醒心神、固膀胱等治法。治未病科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内服中药,调整孩子的五脏六腑。

2.脐灸

脐灸,利用肚脐的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以及神阙穴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脉络的功能,并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使药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充分发挥中药、穴位、艾灸的三重作用,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选用特定中药,用蜂蜜等介质调成糊状,贴于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4.耳穴压豆

耳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肢节、器官产生联系,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穴,可以刺激经络,疏通精气,调节脏腑功能。

治未病科梁嘉恩医师提醒

除了治疗外

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睡前不要吃甜食,甜食、饮料容易利尿。

睡前1小时尽量少喝水,不喝睡前奶。

不要责备孩子,多鼓励,建立其自信心。


医生简介

梁嘉恩

治未病科

主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擅长调理偏颇体质、亚健康状态;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消瘦;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痤疮、湿疹、多汗、遗尿;小儿调养;产后调养;月经不调、痛经;感冒、咳嗽、鼻炎、头痛、头晕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