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成林,“荔”久弥新。探寻茂名、电白荔枝的悠远历史,古荔园是一本不能错过的“活字典”。
俯瞰霞洞古荔园一角,如鹰展翅。
6月3日,一场千年古荔品鉴会在电白区霞洞镇上河古荔园举行。人们热闹相聚,穿行古树林中,感受当地浓郁的荔枝文化,也品尝历经千年的荔枝佳果的清香甘甜。
霞洞古荔园里,最老的一棵荔枝树树龄已达1780多年。那么,1780多年树龄的荔枝,尝起来是什么味道?记者在古荔园里找到了答案。
千年传续
6月,霞洞古荔园里,古老的荔枝树也迎来了新一年的丰收季。
古树与新果,历史与传承。在这里,每年夏天新生的荔枝都蕴含着亘古通今的文化印记。
茂名境内至今保留着多个古荔枝园,其中以电白区霞洞镇上河古荔园、茂南区羊角镇禄段古荔园、高州市根子镇柏桥古荔园、高州市泗水镇滩底古荔园最为出名,被称为茂名四大古荔园。这四大古荔园在地域上相连,均属于浮山岭余脉地带,大抵原本属于一大片古荔林,近代由于人为交通及政区划分而割裂。
霞洞古荔园总占地约1300亩,面积为茂名四大古荔园之首。从高处俯瞰,可见古荔贡园沿着沙琅江延伸,郁郁葱葱的树林把田园染成了一片翠绿。古荔园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现有571棵,其中大部分树龄在500至1000年之间,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有120棵,是一座天然的荔枝博物馆。
古人不见今日树,今树曾经润古人。1000多年前,这里的荔枝果同样如今天这般红艳喜人。
据考究,电白荔枝种植历史发轫于秦汉,拓展于梁陈,鼎盛于隋唐。秦汉三国时代,当地百越人将原生长于浮山深处的野荔枝改良并引种到沙琅江畔,留下了目前荔园中最老的一批古树。相传,南朝时期梁朝冯冼家族将该园作为“冯家村”的后花园、练武场,所产荔枝在盛唐时期成为贡品。
跨越时间长河,古树见证朝代变迁,历经无数风雨,至今仍挺拔屹立。
步入霞洞古荔园,古树挺拔高大、葱葱茏茏,即使是艳阳高照的天气也依然觉得阴凉清爽。这些古树千姿百态,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如老鹰扑地,但树干之上,每每布满了青苔,那是岁月变迁白云苍狗的见证。
悠久的种植历史,存续了众多的荔枝品种。古荔园的荔枝以黑叶、妃子笑、进奉等深受群众喜欢的品种为主,也有白腊、白糖罂、挂绿等优良品种,其中有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其品种为红皮(大造),是许多人慕名而来的原因。
红皮古树,树龄逾1780年,是目前电白建档在册的最老古树。千百年过去,古树树干已被蛀空,但依然枝繁叶茂。古树旁边立了一块矮石,上书“岭南荔母”四个大字,彰显着古树所经历的沧海桑田。
蜿龙、佛手、凤冠、金鸡独立、八仙小憩、龙探东海、浮山之云……时至今日,人们给历久弥新的古荔枝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而古树,也用年复一年挂满枝头的甘甜红果,回报着人们的期待。
古树新生
又临荔红时节,霞洞古荔园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今年,许多古树上的果实挂得满满当当,数量较近些年有大幅增长。
让古树焕发活力,霞洞镇费了不少心思。近些年,为了保护古荔园,当地村民清除了园内新种的荔枝树和其他果树,政府部门结合本土传统文化给古荔园做了风貌提升,装上监控摄像头,给每棵老树挂上代表身份信息的号码牌和二维码,标记位置,登记造册。同时,还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帮助老树抗旱除虫。今年,为解决古荔枝树易生病、少结果的情况,当地党委、政府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教授等团队开展集中问诊、专人管理、下肥施药,使得古树结果率高达八成,“结果300斤以上估计有近300棵”。
今人不见古时树,古树依然润今人。6月3日,恰逢千年古荔品鉴会,古荔园里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人们在古树底下流连、观光摘荔,品尝着也许跟1000多年前一样的鲜甜味道。
所以,1780多年的荔枝树上结出来的果实,尝起来是什么味道?
——是无数电白人民辛勤耕耘,36.1万亩土地上结出来的清脆可口、香甜多汁,购销两旺的“荔枝圩”叫卖的“致富果”。
——是起始于秦汉,拓展于梁陈,成名于盛唐,引得“妃子笑”,时至今日仍飘香世界的“千年贡果”的厚重历史。
——是最早在每年4月中旬,就能吃到的第一颗茂名本土荔枝的早熟佳果,以及广东著名早熟优质荔枝主产区和全国最大连片早熟优质荔枝生产基地的规模效应。
——是曾多次荣获国内、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走遍全国各地,售往日本、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的中国味道。
——是本土传统特色文化加持,荔枝文化、冯冼文化、俚族文化、疍家文化、乡村文化和旅游文化融合一体的文化大餐。
历史长河里的漫长岁月,酝酿了丰富而悠长的地方文化。而古荔园绵延千载,见证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霞洞和电白的发展变迁和厚重历史,生成了越来越多的独具魅力的标签。
古荔品鉴会当天,在古荔园里,霞洞镇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同步启动。人影、树影,人声、风声,交错之间,古老荔枝文化与现代文明气息相互交融。
似乎在这一瞬间,更为浓郁的色彩将喷薄而出。
【撰文/视频】南方+记者 邓建青
【摄影】邓建青 张鹏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