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学习进行时
+订阅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广东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东实践。一是做好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和评审,加强地方特色古籍整理出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积极开展广东区域历史文明溯源等工作,推动重要考古成果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回答好岭南历史之问。三是加强水下考古发掘保护。依托广东省文物考古标本馆共建中国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等,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广东力量。四是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做好第六批国家级和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等工作,加大非遗传播推广力度,切实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版本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州国家版本馆将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按照征集全渠道、内容全门类、数字全覆盖的思路,持续聚焦版本收藏主业,着力收藏岭南文化版本、改革开放版本等特色版本,构建广州分馆特色版本体系。同时加强对收藏的研究,扎实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古籍抢救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表示,广东省文联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融会贯通大湾区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通过艺术创作与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广东省文联将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植岭南文化这片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激发人们为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

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在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等历史研究中,考古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刘文锁说,比如,历史时期考古学与文献史学一道,不断揭示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和价值。考古发现和研究还不断证明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开展研究,为增强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作出更大贡献。”刘文锁说。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青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高屋建瓴、胸怀全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陈青松说,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自觉自信。”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贤波表示,只有全面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才能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陈贤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新一代史学工作者提出了任重而道远的使命要求,大家要更加自觉深入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开发,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创新。同时,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近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员何绪军准备再次向深海出发,与国内文博机构的水下考古队员们一起,开展沉船考古工作。“水下文物是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下文物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何绪军说,作为青年考古工作者,要继承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继续积极参与“南海一号”的发掘、考古报告的整理出版及后续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水下考古专业能力,为追溯文明根脉、探究文化渊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深受鼓舞,感到干劲更足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年艺术家郭奕辉说。近年来,郭奕辉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开办木雕研学课堂、开展非遗进院校活动等方式,帮助更多青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我将继续在潮州木雕传统镂空雕刻技法上推陈出新,带领更多青年加入非遗项目的学习中,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光彩。”他说。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创工作者房欣表示,家乡瑶族文化风情浓郁,非遗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自己和团队在传承瑶族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文创书签、文创布袋等产品,帮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做大做强特色文创产品,让游客体验文化之美和非遗魅力。”房欣说。

南方+记者 祁雷 陈理 李培 汪祥波 马立敏 杨逸 李秀婷

见习记者 戴雪晴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 田一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