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36岁“博导”航天员家世背景曝光:告诉孩子,读书才是最容易的路

+音
+ 订阅

+音 | 36岁“博导”航天员家世背景曝光:告诉孩子,读书才是最容易的路

00:00/00:00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又有三名航天员,开始新的征程。这三人中,有四上太空的“老人”,也有一位“特殊”的新鲜血液。

图片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是第一位戴眼镜的航天员,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31岁成为博导,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

他就是来自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36岁教授桂海潮。

而在你感叹他亮眼的履历时,他的家世背景也随之曝光。

图片

谁说努力没有用?

他出生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这是一个小县城,2020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他家所在的姚关镇,距离县城还有20公里,是比大多数地方都偏远的小城。

图片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优渥的人脉资源。

但他们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

他们努力地供养,而他也从未让人失望。

上大学前,他一直在县里求学。

这里没有顶级的教育资源,他也不是天才。

他只是从小,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早上,第一个去教室,晚上,最晚回到宿舍。

别人玩闹时,他在背书,熄灯了,打着手电也要在被窝学习。

在大多数孩子热衷玩乐的时代,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但当2003年,杨利伟飞上太空。

图片

那是第一次,懵懂的他真正想明白“他是为了什么,才要好好读书”。

2005年,施甸县高考理科第一名的他,第一志愿,填了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他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他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梦想:航天

大学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

他花了9年拿到了博士学位。3年时间,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那几年,他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

图片

他的同学,遍布世界。而31岁的他,选择了回母校,任博士生导师。

24年求学生涯,让他从偏远农村走到了行业顶尖。

因为有了梦想,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坚定。

2020年,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预备载荷专家之一。

为了能成功在太空科研,他接受了最严苛的体能和技能训练。

8倍重力加速度;72小时睡眠剥夺;野外生存……两年多的时间,8大类、200余项科目,他都扛了下来。

图片

这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支撑。

你以为开挂的背后,是他将梦想拆解,一步一步、一点点实现。

他的故事再一次告诉了所有人:小镇做题家不是贬义。

读书,是这世上普通人最能自控的机会。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人。

有“感谢贫穷”的王心仪,有“背母上学”的刘秀祥,有“寒门状元”庞众望……

让我们感动的,不是他们的成绩,而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让我们记住的,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读书和努力的力量。

有人说,他们应该感谢贫穷的“激励”。

可我觉得他们真正该感谢的其实是“自己”。

感谢自己始终还相信,靠自己,靠读书还能改变命运。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他们的故事总是可以给人勇气?

或许不是因为太惨,也不是因为励志,而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起点差距、家族累积……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但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图片

最可怕的不是命运不公,而是一个人只会抱怨命运不公。

真正的圈子固化,不是存在差距,而是让一个人相信“努力无用”。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竞争者,但唯一的竞争者只有自己。

努力总会有回报,坚持总会有变化。

所以停止抱怨,停止消沉。

野草,可能出身差,但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长大。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脆皮先生

【主播】张轶凡

【录制】叶景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