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特色突出,看东莞四中“行健教育”课程怎样成就学生

教育莞家
+订阅

篮球比赛大满贯,青少年篮球明星孕育的摇篮……熟悉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的朋友一定对该校的篮球特色耳熟能详。事实上,除了以篮球为代表的特色体育项目作为招牌,四中的艺体特色教育以及扎实的“行健教育”课程体系等硬核实力也越来越被社会所看到。恰逢招生季,让我们随着南方+深入走进这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东莞市品牌学校,了解东莞四中的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

东莞四中正门。

“东莞四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办学特征:以尊重自然的运动特性与生命的活泼本色为逻辑基点,致力于发展其表现在人性中的奋发与勇健的禀赋,以让每个生命尽性尽情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东莞四中校长朱忠明告诉记者,这也是学校“行健教育”的特色内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所优质普高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养分。在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背景下,东莞四中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根本,以行健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为中心,努力构建切合学校实际的“行健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马云飞老师带领学生上校本课程《渡过生命的漩涡,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此基础上,“五健素养”课程体系群(德健课程群、志健课程群、思健课程群、身健课程群、艺健课程群)应运而生,以“行健教育”为引领,创设“圆锥式”课程架构——面向全体夯实基础,面向分层综合提升,面向个体优势发展,面向特长专业发展。

为了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探索学生的特长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东莞四中设立了“音”“体”“美”特长班,推动学生专业持续发展。通过艺体特色项目的系统构建,特别是艺体特色课程体系与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双特色”(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优质普通高中。

学校美术特长生在校园内写生。

体育方面,东莞四中创建了“体健”特色课程,开设“基本运动技能+校园体育活动+专项运动技能+体育特长生高考”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品质课堂教学研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活动一小时。作为篮球特色校,东莞四中大力推广篮球教育,高一年级必修篮球课,高二年级选修,目标是让学校85%以上的学生会打篮球。

“以篮球特色为牵引,我们希望借助这个金字招牌,把‘行健教育’的根和魂充分地融入到学生的三年成长中,让篮球作为团体项目带来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以及兴趣爱好,给学生成长赋能。这样四中走出去的孩子,必然懂篮球,也必然刻上了篮球精神的基因。”朱忠明说,“这也让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行健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成为校园的精神,而不是单一的口号或者标签挂在那里。”

校男子篮球队在进行日常训练。

艺术方面,东莞四中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艺健”课程体系,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涵盖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细分课程,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莞四中音乐特长班的学生不用到校外参加辅导,校内课程完全可以满足高考需求,为许多家庭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背后正是学校老师的精诚付出,面对零基础组班的孩子,老师们会依据教育规律对孩子们进行分层辅导以及‘一对一’的多样性辅导,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校办学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朱忠明说。

音乐班学生和老师一同进行竹笛表演。

为了将适合的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意向开设了70多门校本课程供选修,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独立的天地自由驰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根据老师的特长爱好灵活开设课程,让老师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让师生的爱好形成共鸣,促进共同成长。

正是基于清晰明确的办学理念、体系化的行健课程、扎实的教学作风以及具有成长性的校本课程和校园活动,学校的高考成绩连年丰收,每年都全面超额完成各批次目标与任务,优投及本科上线率连续刷新历史新高,先后有多人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录取,学校多次在全市高考总结会上做经验介绍发言。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东莞市品牌学校,东莞市普通高中“双特色”学校等荣誉和称号。

着眼未来,东莞四中将紧跟新课改精神要求,进一步迭代升级“行健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加强“双特色”学校和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育人质量,让行健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统筹】王慧

【撰文】黎晗 王慧

【摄影】孙俊杰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