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肇庆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23年,市县两级“百千万工程”主要工作机制、配套政策、各分项任务行动方案均出台并有效实施;2025年,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
早在去年12月,肇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已确立实施路径: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将每一粒高质量发展的细胞做强做精做优;今年1月,肇庆全面启动金利镇、大沙镇、下帅乡、沙浦镇“两工两农”4个乡镇示范建设,全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如今,肇庆全面落实省“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出炉,以县域为重要发力点,抓住“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细化部署“九大行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为2035年“再造一个新肇庆”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肇庆举全市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 南方拍客 梁亮 供图
激发县域活力,产城协调发展
日前,全省县区党政正职高质量发展能力培训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培训班开班,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县域加快发展必须抓住的难得机遇,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将为县域发展撬动起巨大发展空间。肇庆“百千万工程”九大行动对县域着墨最重,可谓紧紧扭住了“牛鼻子”。
肇庆将实施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行动,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实施“强链”“融湾”行动,分类实施金属加工、陶瓷、食品饮料、玉器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四会市、肇庆高新区和鼎湖区、肇庆新区联手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重要产业基地,四会市、肇庆高新区、高要区协同共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属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地区,端州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区,高要区加快建设“中国预制菜产业基地”,广宁县打造大湾区绿色能源产业高地,德庆县探索打造“中国通用风机之都”,封开县加快建设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怀集县对标山东寿光全力打造“岭南蔬菜之乡”和广东“米袋子”示范基地。
有经济还要有生活,有“产”还需有“城”,项目方能落得稳,人才方能留得住,县域经济方能有旺盛生命力。
肇庆从设施建设、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实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将加快交通物流、城乡供水、能源、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防灾减灾及应急设施建设;实施县城提质升级行动,优化县城城镇化定位布局,全力打造县城宜居宜业环境;实施县域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均等化行动,优先补强县镇村教育短板,推动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绿色是肇庆最鲜明的底色和特色。肇庆将实施县镇村绿美生态建设行动列入“百千万工程”九大行动,推动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在县域落地。大力发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到2025年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0万亩,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2个,建设森林城镇12个,建设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和绿美红色乡村180个。
凝聚镇域动力,建强“工农商文”
镇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增长极。
纵观肇庆,全市过百个镇(街)基础相对良好,各具优点特色,如鼎湖区永安镇优先承接周边城市和中心城区的人力、产业、信息、资金等要素,成为肇庆市东南板块空间拓展镇域级主阵地。封开县大洲镇拥有贺江碧道画廊亮丽名片,以农文旅体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广宁县潭布镇以番薯产业发展为支撑,打造生态农业特色镇……但各地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均存在较大差异,强镇动能不强、弱镇支撑羸弱仍是镇域经济的发展短板。
对此,肇庆落实省委部署,“抓两头促中间”以此推动全市镇域实力整体提升,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让每一个镇都走出自己独特的强镇之路,《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乡镇强专特分类创建行动就是实施路径。
肇庆以点带面,做实“两工两农”示范建设,加快推动金利镇和大沙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实施下帅壮族瑶族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进沙浦镇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中国农业公园。在此基础上,每个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示范打造2—3个镇(街)样板,引领全市镇(街)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肇庆还将做大一批综合实力强镇,实施综合实力强镇培育和品质提升工程,赋予示范先行镇(街)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打造成为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综合实力强镇;做好一批工业示范镇,推动工业镇发展壮大至少1个主导产业;做优一批农业特色镇,打造一批产业突出、链条深度融合、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做旺一批商贸现代镇,力争到2025年,推动20个以上商贸项目建成投产;做精一批文旅特色镇,到2025年,力争培育打造10个乡村旅游重点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20条,发展精品民宿45家以上。
深挖乡村潜力,兜牢发展底数
村(居)是“百千万工程”的最小发展单元,也是兜牢发展底数的最大分母。
肇庆有1549个村(居),它们坐拥广袤的生态资源,孕育出大量优质农产品,以乡村镇战略为总抓手,实施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去年创造出约760亿元农业总产值。
对标2023年乡村产业在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方面的发展要取得新进展,全市村级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的主要目标,肇庆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深化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深化乡村产业振兴行动中,首要的是做强县域农业产业集群。肇庆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充分挖掘开发各地“土特产”,打造畜禽、蔬菜、水产、水果、粮油、竹产业、南药、预制菜、花卉、微生物10个产业集群,尽快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对于肇庆而言,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踮一踮脚就可以够得到的发展目标。以水产为例,肇庆去年水产产值94.8亿元,按照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今年要突破100亿元。5.2亿的发展空间在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高要罗氏沼虾就是成熟样本。一产养殖搭上数字化、智能化便车,产量品质均大幅提升,通过中游拓展罗氏沼虾加工生产与预制菜研发,下游引进农文旅项目,目前罗氏沼虾产值占全国50%以上、全省70%以上,养虾专业村波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五年超500万元。
与县镇发展一样,乡村也要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村居建设。有了“美丽乡村”才能转化为“美丽经济”,才能吸引人才回乡,吸引游客驻足。
近期通过专业团队策划,广宁古水河徒步径、罗锅观竹亭等具有竹乡特色的精品乡村游线路,吸引了3000多人前来骑行打卡,县城2600多张床位售罄,周边地区民宿也一房难求,不少骑行者表示来了还想再来。“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效果明显。
结合乡村建设行动,肇庆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到2025年每个涉农县(市、区),将建设2条以上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彰显“五个振兴”成果的示范样板。
届时,肇庆的乡村这个最小发展单元将释放出潜力效应,整体提升“百千万工程”最大分母发展水平。
【撰文】施亮 王焌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