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已经入夏,雷雨增多,闷热潮湿,夏季,古人称为“夏三月”,是指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前一日止,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万物蓬勃生长,中医认为这个季节正是养护阳气的好时节,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
《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我们结合岭南夏季气候的特点,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饮食
夏季饮食上宜清补。老年人可以少食多餐,护阳养心、调养胃气。适当吃酸味食物,如橙子、山楂、西红柿等。亦应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黑木耳、冬瓜、绿豆、胡萝卜、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夏季的饮食宜少苦寒,节冷饮。夏天,因出汗过多,常感口渴,所以可以适当用些冷饮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绿豆汤、荷叶小豆汤等是解渴消暑之佳品。此外,要防范饮食不当,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凉粉、冷粥及生冷瓜果等。
食物中毒也多见于夏季,食物中毒的预防:首先要防止食品被细菌、化学毒物污染。不卫生的食物不吃,食物要充分加热,以彻底杀灭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生熟食品的制作和存放要分开。剩饭剩菜应加热后再吃,不吃变馊、变味的食品。
起居
起居上不要贪图凉快而坐卧在冰凉潮湿的地面,避免湿气透入筋脉,引发风湿关节疼痛。夏季降雨后气温变化,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卫护阳气,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早起晚睡,以及适当增加午休,建议午休时间20-30分钟,以保持下午精力充沛。
生活
生活中亦不能贪凉过度,不建议长时间待在空调密闭房间,早晨及午后房间常通风换气,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温差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宜低于25℃。
运动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心气涣散,伤及体内阳气。夏天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立夏以后要避免大汗淋漓的运动。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如出汗后有心慌心悸、气短、手脚微凉等表现,为心之阳气受损的表现,应及时就医。夏季可以选一些怡养性情的活动,陶冶情操,调节情志,琴、棋、书、画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运动后可适当饮用些淡盐水,以补充体液。
食疗
食疗方推荐:鸡骨草土茯苓鸡汤
材料:鸡骨草3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母鸡1只。
步骤:
(1)鸡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
(2)母鸡1只切开,去脏杂、尾部,清洗内脏,把土茯苓、薏苡仁洗净后置于鸡腹内,加入药汁,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适合人群: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者尤为适合,常表现头痛而重,身重而痛,胃胀,腹胀,口干口苦,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而短,疲倦乏力。
总之,参照《内经·生气通天论》,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岭南人结合岭南地域夏季多湿多热的特点,顾护阳气,适当祛湿,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科室介绍
脾胃病科(内四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由消化内科门诊、住院部、消化内镜中心三部分组成。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同时拥有一支专科经验丰富的护理队伍,科室人才梯队合理。
我院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设备先进,包括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染色内镜(NBI/染色剂)、放大内镜及C13、C14呼气试验检测系统。目前可开展常规普通及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息肉切除、急诊内镜下止血和C13、C14呼气检测筛查幽门螺旋杆菌等。
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脾胃病专科门诊周一至周六开展。脾胃病科住院部设立床位20张,配备了先进的心电监护、呼吸机、除颤器、微量泵、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针对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开展了极具中西医特色的临床诊疗实践和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对消化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舒适、更优越的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孙德宣
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广东省名中医陈瑞芳教授,热衷中医药事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肝胆整合康复学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学会中医脾胃消化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分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临床常见疾患,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胰腺炎等。可熟练开展胃镜、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诊信息
总院:周二下午、周六上午内科门诊3诊室
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号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戚正涛 | 审定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