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医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采用的是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小组会议上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解释: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并且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2)咽痛

3)淋巴结痛

4)肌肉酸痛

5)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

6)新发头痛

7)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

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

因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患者靠自身免疫力不用任何治疗而缓解。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愈率只有大约5%,有些患者症状可以持续数年,疾病持续时间较长,严重疲劳,合并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预后较差的因素。

由于缺乏明确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除了相对应的药物外,营养补充制剂、分级运动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广泛运用于患者心理、生理功能的恢复;针灸、中药、太极、八段锦、拉伸功法等在治疗该病有不错的疗效。

一、针灸

多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疼痛,针灸在治疗各类疼痛有非常好的疗效,除了对疼痛局部周围的穴位针刺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疏肝健脾调神的穴位,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失眠问题。针灸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针刺,耳穴压豆、拔罐、艾灸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辩证使用。对于气虚明显的患者,可以针对性加强百会穴、足三里的艾灸;针对头痛的患者,可予以醒脑开窍的针法;阳虚伴有畏寒的患者,予以督脉灸治疗。针灸咽痛的患者,可以刺络放血治疗。

二、推拿

推拿可放松患者肌肉,特别是头面部、颈肩腰腿的肌肉的放松可舒缓患者的疲劳,部分病人是因为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导致脊柱小关节的紊乱、或者骶髂关节半脱位的问题,通过推拿手法复位可立竿见影地解决患者疲劳的根源。头面部推拿手法结合一些穴位按摩,可以对改善头痛、失眠症状。

三、中医功法锻炼

太极、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练养形体、筑宅寓神,锻炼动作刚柔并济,对于强身健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舒筋活血等重要作用。功法锻炼是中华传统思维的精华,其中有很多动作涉及到一条或者多条肌肉链的拉伸放松,同时可加强肌肉力量,协调脊柱的平衡,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四、中药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学归属于“郁证”“虚劳”等范畴,除了外治疗法外,因病程长,可同时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根据实际病症辩证运用。如果表现为焦虑失眠、情绪不宁为主的,可以服用逍遥丸;以乏力、精神差为主的,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伴有腹泻的,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伴有消化不良、脾胃虚寒为主的,可以服用附桂理中丸。

五、饮食调养

脾起着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运化水液及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作用,而胃部则是我们身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因此,一旦出现脾胃功能不好的状况,我们的身体紧接着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气血不和,从而导致脸色差、身体差、皮肤差等情况,饮食不当易致脾胃失调饮食不当是导致脾胃失调的主要原因。脾胃需靠五谷为养,《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也就是说,当你把种子里面的这些物质能量,转化成自己的精气神,所消耗的自身能量是最低的。如果你吃别的部位,还需要再去消耗自身的能量,所以吃种子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吃饭实际上应该是吃种子,而且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因此,我们平时应该以米饭为主要饮食,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去抵抗疲劳。

六、调情志

情绪是影响疲劳综合征症状的关键因素,要注意不良的情绪的发泄,避免接收过多负能量的信息,安排和工作与生活时间,避免用脑过度,思虑过多,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悲忧伤肺,思虑伤脾,郁怒伤肝,惊恐伤肾,心主神明,藏神,五志过极可伤心血。五脏受伤,则气血失调。《灵枢·大惑论》曰:“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

平时可服用茶饮

1、心情舒畅茶

洛神花5克 菊花5克 甘草5克 远志2克 冰糖少许

2、补气健身茶

黄芪5克 甘草5克 枸杞子10克

供稿:中西医结合科 蒙智扬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